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i'm a tiny bird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用户也不会郁闷到把程序关了。(你有多少次在银行处理手续的时候,看着工作人员把一堆材料不停地倒腾来去,心里多希望他们可以在柜台小窗口上投影一个进度条?)

这里的原因在于,没有进度提示的话,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等待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如果有不断增长的进度条,那么我们对于什么时候会达到100%就会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这个估计是一剂定心丸,让我们知道这事情总会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前阵子流行的GTD方法学,核心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的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目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条总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会耗尽你的耐心,让你下意识的产生“这事什么时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没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来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目的,这就会让你心生怯意,不敢进一步投入时间,免得血本无归。在这样的心理下,不少人就会选择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头来花了时间还一事无成。

而所谓的规划其实就是针对这种心理弱点的做事方法。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作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被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就不会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退出。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我们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在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用程序员喜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在for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break;的。有的人退出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

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然而,我们的情绪大脑毕竟比较原始,仅根据碰壁的次数或硬度来判断事情的难易并不一定靠谱,如果你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面尽是前人的脚印,不要仅仅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这不是informed decision,问一问自己作出退出的决策是否基于足够的信息,我是否进行了足够的调查,至少,是否去简单用了用搜索引擎。

模仿高德纳先生的名言: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很多人看了书中的故事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兴趣最重要。然而,我觉得区别他们和其他人的,并不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兴趣,而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毅力。

其实人天生就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难以找出谁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的燃烧很多年。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即便在一个没有多大兴趣的领域也能成为专家(更何况,兴趣的很大一类来源就是“我擅长做这件事情”);反之就算有兴趣也很快会被一些冷水泼灭。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唐雅薇同学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她正在找工作阶段,对女生在IT行业的发展很迷茫,恰逢微软的郭蓓菁女士到他们学校演讲,演讲完了之后她立即就奔上讲台拦住郭女士询问女生与IT的问题。

这是一个细节,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上去拦住名人问普通问题的,我们会给自己找很多很多的理由和接口,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 如果被批评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认为问了也问不出特别的信息。然而事实却是相反:1. 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2. 你想不出能问出什么特别的信息并不代表就真的问不到重要的信息。别把不知道当成没有

一个小小的思维差异,可能导致很多人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原地打转,冲突不出,而另一些人则取经得到宝贵的经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越过了障碍。唐雅薇从郭女士那儿得到了最宝贵的信息:女生在IT行业也能有很好的发展。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的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你不会过早退出循环;而来源于过来人的信息则是信心最靠谱的保障。

你是不是意识到,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所作出的选择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呢?有没有想过有一些看似细小的选择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想看,试一下,是不是真的没什么损失,还有可能得到巨大的回报呢?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它需要的只是你在一个领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只需要选择一个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然后专心致志的专下去,最后必然能成为高手或者绝顶高手。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则就不会存在学校和教育了。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甚至未及成年,性格就难以再发生大的变化。性格是这样一种自我实现和强化的陷阱:如果你是不容易专注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你的思维难以在一个事情上停留半小时,于是你的时间变得琐碎,你很难在一个领域有长久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后者让你更加无法专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焦虑,为了避开焦虑你又会去寻求其他的刺激,结果是恶性循环。

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我们常常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错误,却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少会把自己的思维当成目标去思考。

作为程序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能修改自身的程序,而能修改自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有很多在迷茫期的同学,迷茫都是相似的:面前有两条路,到底选哪一条?“转行还是不转行?”“学C++还是学Java。?“做管理还是做程序员?”有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比如“学C++还是学Java。”答案是都学而且还不仅学两个。有些问题不是一个泛泛的答案能够适合的,比如转行还是不转行,需要考虑很多自身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所以,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相信也没谁会在纠结了之后却选了一个不靠谱的行业的),经过你的积累总会成为高手。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你会在这本书当中看到的一个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自学,大规模的自学,逃课自学,上网找书自学,程序员行业是最适合自学的行业,网络是程序员的天堂,需要的资源、工具,比课堂上的多出何止百倍,如果说还有一个学科,并不需要传统的教育就可以成才,估计非程序员莫属了。作为程序员如果没有查过wikipedia,没有看过几本原版电子书,没有在国内外主要邮件列表里面提过问题吵过架,没有用技术博客记录学习的独特体会,没有订阅技术牛人们的博客,怎么好意思说身在这个行业呢?

最后,看完了书还是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怪自己,不怪书

76 Comments

  1. @He | | Reply

    新年~重读这篇好文章,提醒自己要专注、专业~

  2. yexiaomou | | Reply

    重读

  3. IT_xiao小巫 | | Reply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这一点非常认同

  4. lry | | Reply

    见微知著,博主神人。

  5. 宋建v5 | | Reply

    向作者学习!

  6. | | Reply

    我想知道计算机网络专业跟计算机应用专业哪一个更适合女生学,并且将来发展可以很好。

    • laotai | |

      如果单单看学的课程的话,我想大部分学校这两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应该是一致的。将来的发展主要看个人能力以及个人的选择,跟选这两个专业的哪一个没啥关系。

  7. xubaifu | | Reply

    做好决定就走吧

  8. adrien_chen | | Reply

    好文推荐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M两句话1.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2.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9. 隔壁村老三 | | Reply

    之前在Googlereader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当时囫囵吞枣看了一遍。自从GR关闭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丢弃了一些优秀的订阅源。一方面源于在学校课程上花费了好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一些找不到比GR排版更好的阅读方式。谢谢了,谢谢末鹏兄这些充满理性分析的文章。

  10. FISH | | Reply

    马克

  11. 我在汉青 | | Reply

    相信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在学校学习的生活里,根本性的困惑太多,有效的回复太少

  12. 蒙面超人23 | | Reply

    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希望也有分外在的和内在的;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里面打破是成长。信念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做事情时有信念,神马都是浮云~

  13. 左岸咖啡 | | Reply

    如果你是不容易专注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你的思维难以在一个事情上停留半小时,于是你的时间变得琐碎,你很难在一个领域有长久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后者让你更加无法专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焦虑,为了避开焦虑你又会去寻求其他的刺激,结果是恶性循环。发现我就是这类人,为了避开焦虑不断的转移注意力,需求其它的刺激,结果就是一事无成,恶性循环!

  14. dreamer_guest | | Reply

    1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2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3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4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5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6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15. 落叶之林 | | Reply

    好文章,专注、选择、反思、积累,深有感触啊

  16. ping | | Reply

    不错的一篇文章,非常的有哲学的理念

  17. tina | | Reply

    原来我一直都是饿死在干草堆中的驴子。。。。喜欢楼主的那句话:“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的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
    我是一只IT小小鸟,但是我会坚持飞啊飞啊飞啊,不过能飞多高。

  18. KeanuHong | | Reply

    未鹏你好,可以说你改变了我很多很多,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博客的时候,我就震惊了,你的一字一句都道出了我的心声,我翻遍了你的博客,翻了不知多少遍,买了本《暗时间》,也不知看了多少遍,总能在我迷惑的时候给我一些指导。到现在,我也开始写博客,开始读书,历史,思维,心理学,是你让我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谢谢你陪伴我一路走过来。

  19. Silver_Bullet | | Reply

    的确,浮躁是根源,总是既想学这个又想学那个,到最后什么都不会,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难以付诸实践。╮(╯▽╰)╭

  20. 孟三军 | | Reply

    您好~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请问博主个问题,我能否将您的文章转载到我的个人博客? 谢谢!

  21. David Rosson | | Reply

    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好的教师就是指引个方向:“你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吧。” 这也的确是极重要的,否则自己乱摸乱撞走很多弯路。
    GTD的核心,在于把头脑中的一切清除出来,落在纸上;然后每一项有明确的“理想目标”;每一项有直接实际的“下一行动”;当然细分是有帮助的,“Ask Fred for the number of the garage” 即是一例 – 目标明确了,怎样去实现的路线知道了,采取行动就很容易。但GTD更重要的意义是精神上的。其前提假定是你能决定目标,你能采取行动,这对人是无比振奋的。
    另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是Neil Fiore,与其”I *have to* *finish* this very big project,do it perfectly while enduring long hours of isolation” 不如 “I choose to *start* on a small part for 15 minutes, start on an imperfect draft, while leave plenty of time for living and play” 他所谓的立体规划,就是充分的认识到一项事情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神能量,这样你就用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可以充分的看清实现的路线
    另外一点,Seth Godin在The Dip里主要论点既是,成功者并不是永不放弃,而是他们知道放弃什么,追逐什么,对于没戏的事情尽早放弃,尽早转型;而对于真正有前途的一追到底。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这一点非常准确,我最近一直反复想到Malcolm Gladwell所提到的十年磨练的现象: http://www.norvig.com/21-days.html
    总觉得自己应该投入的练习和积累的实际的技能,比如通讯,视觉设计,编程计算。
    另一方面,发展网络认识志趣相投的人,真是很重要。我们应该有机会聊一下!
    david@rosson.com.au
    – David Rosson

  22. Pingback: rubber car mats
  23. Lj_Tao | | Reply

    读完刘老师的文章,感觉自己平时思考的实在太少太少,尤其是作为一名IT研究生,心浮气躁是我的缺点,今后一定试着建立自己的思维习惯并持之以恒!再一次感谢老师的好文章和好推荐!

  24. jayyun | | Reply

    说的太赞了。专注,终究能成为高手的。

  25. ChaosSin.God | | Reply

    能不能给一个不像互联网领域这么有趣,学材料专业的大学生一个喜欢并坚持下去的理由…

  26. 演说非常道 | | Reply

    看了你豆列里推荐的几本书,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27. 简单 | | Reply

    老师能不能推荐几个“国内外主要邮件列表”?谢谢!

  28. qmd123 | | Reply

    很不错的书,很nice的话

  29. ugg mini boots | | Reply

    我是IT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啊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30. Mcdull | | Reply

    看作者的博文已经很长时间了,受益匪浅,同是同龄人,我感觉自己做的、想的太少了,今后一定能以作者为榜样,希望写出更加发人深省的文章。

  31. joey | | Reply

    对不起,不知道您的联系方式只有发送到这些文章的回复中了,期望您能够看得到。老师,求求您了,您多一点耐心把这里的看完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刚满17岁,因为之前读初中的时候一些其他因素没有上普通高中,而是去了一所职业高中,但是在高二的时候跑到了一个培训班去,培训的同时是在接受成人教育,毕业有个成教专科毕业证。现在上到CSDN的一些论坛上发现文凭的重要性质,如果是专科文凭的话工作不仅不好找,而且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知识(数学也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重新回去读普通高中,因为才17岁。
    二 继续读成教,在以后工作中花费更多的努力去参加自考(也不确信能够坚持下来。),来弥补自己的文凭上的欠缺,可以系统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大概就是这样了,请老师指点一下吧,或者您有更好的办法。我真的感到无所适从,没有办法了才来打搅老师您的。
    因为不知道如何得知老师您的回复,可不可以将回复发送到wangyuTAT@163.com。感谢老师。

  32. 左旋肉碱 | | Reply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精髓,记下了。

  33. narco | | Reply

    每次来这里读一篇文章,受益匪浅,非常感谢!

  34. cx | | Reply

    学习了 顶博主

  35. cx | | Reply

    怎么才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让别人很容易理解,发现越长大能让大部分人理解越难,聊的来的人越来越少啊。。

  36. mentle | | Reply

    又是篇经典的文章,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PS:最近废寝忘食的阅读你的文章,吸取你的观点和经验,渴望跟随你的足迹,一点点地成长,蜕变。
    内心真的有说不出的崇拜,道不尽的感激~

  37. CoSniffer | | Reply

    书中很多人的遗憾是深度不够,也许是将是绝大部分人的遗憾。

  38. Jasmine | | Reply

    很赞同最后那点。
    边干边学,向比自己强的人学,网络时代自学,比起从前,踏遍万水千山遍访名师要容易多了。
    不时来读读博主的文章,获益匪浅。
    顶贴同时,来问候下~

  39. Jason Shen | | Reply

    强烈赞同未鹏兄说的:”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这点我身有体会,大学时,在不致于补考的前提下,我就尽量逃课,我就觉得那些所谓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严重浪费我的时间.如果说我在大学学到了一点什么东西的话,我觉得全部是我自学得来的,一点不夸张,我就读的大学是三流大学,觉得里面好多老师整天混饭吃,不干实事,中国教育很大程度是死在这帮人手里.自从上月有幸看到了未鹏兄的博文—“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后,完全改变了我对blog的观点,以前觉得写不写无所谓,现在觉得如果不写实在有太大的损失了.未鹏兄!真是相见恨晚啦,真心希望未鹏兄以后能多出这样有启发性的文章啊,谢谢啦,未鹏兄!

    • aisensiy | |

      不能一概而论吧,不能说老师讲的都是不对的,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也能让你可以受益匪浅。但前提是这个老师是一个靠谱的老师。
      我也翘课,但是我觉得这更多是因为我个人的问题,我不喜欢听课,我喜欢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我不想因为他人的安排打乱我自己的计划而已。

  40. 邹坚坚 | | Reply

    我是看IT小小鸟过来的,请问北软就业好吗?不过在网上听过好多的负面消息,作为学长,请你如实地回答下,谢谢!

  41. cloud_wei | | Reply

    兴趣有时候是个为问题,坚持下去才是硬道理,坚持就是兴趣。发现我的观点和刘兄的再次一致~

  42. Zek | | Reply

    一直听闻这本书,今天看了未鹏兄的文章,决定花时间去看一下。

    对文章中的一些话,颇有共鸣,呵呵,受教了。

  43. Slowlau | | Reply

    “模仿高德纳先生的名言: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确实如此,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有很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44. wind | | Reply

    优秀的程序设计者不一定有深刻的思想认识,而一位哲学大家也不一定有缜密的计算思维。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沉思与人生境界的追求。

  45. cloud_wei | | Reply

    非常不错,我觉得我就是你说的那个驴子:)

  46. Apine | | Reply

    未鹏你好!

    网站上好像没有写留言的地方,只好先回复到这里了,抱歉。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需要给你留言的,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否考虑做个留言板。

    《影响力》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读过以后很多事情仿佛突然开窍了,很高兴你也读过。
    学习和思考也是我极力想做好的两件事情,(虽然和你相比做的远远不够,呵呵,继续加油!),
    这方面另外有几本书我也很喜欢,想推荐给你,希望你也喜欢。
    《怪诞行为学》《完美的混乱》《牛奶可乐经济学》
    《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
    《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经济学中的公平原则》

    另外我想请教一下你对《影响力2》的评价。
    如果《影响力》为10分的话,请问《影响力2》相比之下能够得几分?
    《影响力2》值得阅读,购买,收藏和反复阅读吗?

    谢谢!

  47. Harry.L | | Reply

    谢谢!同时也非常佩服博主的勤奋!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很多人并非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没有遇见同路人给自己鼓励或表率!我大学的时候就一直希望看到讲述一本程序员成长的书,可叹那时候自己眼界太小!现在,觉得自己很幸运,结识了很多业界“前”辈!

  48. michelle | | Reply

    我认为做技术和做管理并不矛盾,并不是要二选一的问题啊?李开复老师不是先在技术领域做得非常出色以后,才做管理的吗?我想在IT界,只做技术可能行得通,但是如果不懂技术却想做高层,是不是更加难?有好不懂技术的人在IT业做管理的人吗?这个是提问,不是反问哈,呵呵

  49. pc | | Reply

    推荐 未鹏兄
    看来最近较忙哦
    注意身体

  50. Eric_Liu | | Reply

    很有见解的读书心得,既是对新人们说的,也是写个自己的。从您的语言中,我想到《少有人走的路》、《把时间当作朋友》、经济之声中的《每周一堂经济学》……. ,然而这些大部分是从看您的blog时,开始接触的。感谢您……

Leave a Reply to 左旋肉碱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