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上次学校里面有一个免费的李阳英语讲座,好奇于是就去听了一下。对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大意是说许多人学了快10年的英语,其开口的时间还不如在集训的七天内开口的时间长。也就是说,尽管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密度极低,结果乘起来还是低。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英语学习中,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难的,而正因为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就都变成了牛。

其实,在大学期间,最不缺的就是业余时间,最缺的就是专注精神,非凡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专家。而生活中太多的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游戏、篮球、选修课、女朋友… 要想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单一的目标猛下功夫,其实还是相当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并非来自自制力,如果一个人要靠自制力去强迫自己不受干扰,那只能说还是寻常人(mediocre)。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为什么作诗的时候要趁着酒兴,就是因为少了这种狂热的专注,效率就低下了,一首诗作个好几天顶多是个平庸之作,跟交家庭作业也差不到哪去了。很多人正是因为缺乏专注,所以虽然也和别人一样过来了大学四年,实质上四年里面利用的时间无形中少了不知多少。

专注力为什么会对学习效率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有过连续几天乃至一周或更长时间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人想必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在这个思考的期间,有时候虽然表层意识因为种种原因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比如睡觉,比如被其它事情中断),但潜意识层面仍然保留着其“惯性”,也就是说,潜意识层面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从而虽然表层意识被其它事情占据,但潜意识仍然将时间无形中利用起来了。这种无形中的时间利用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关于后一点,著名的例子有我们熟知的那个睡觉中想出苯的化学分子式的老大。非著名的例子有老爸告诉我的两个事情,一是他在20岁左右,组装村子里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装到最后关口,电视机总是不能工作,苦思冥想一整天不得要领,结果睡到半夜突然从梦里醒来,想到了答案,连夜就把电视机装好了。还有一次是妹妹拿一道高中数学题问他,也是想了一天多没答案,结果睡午觉的时候想到了。这些都很好的证明了潜意识能在你觉察不到的情况下产生效率。另一方面,潜意识也能在你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干扰你的注意力,我们平常就有这样的经验,一个球迷即使在表层意识专心工作的时候也会不知为何突然想起比赛的事情,一个焦虑某件事情的人即使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也会被突然涌上来的焦虑打断。也就是说表层意识在关注一件事情,但潜意识却在关注另一件事情,并且时不时来打扰表层意识,从而影响注意力和效率。所以,如果表层意识和潜意识都能专注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俗称的完全投入,这个时候的效率就能double。此外这种专注成了一种习惯之后,就容易在很短时间之内把自己的潜意识带入到一种关注的“惯性”中,于是即便表层意识的注意力已经移开了,然而潜意识仍在继续关注原来的问题。比如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学习一首歌曲,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学会,然后你就去忙别的事情了,一个星期之后想起这首歌曲,居然发现原来难学会的几个地方突然会哼了;或者思考一个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总有一个地方没有思考出来,然后你就先放着了,几天之后回想这个问题,突然发现一切都清晰了。这就是潜意识的效率,它能在你不知不觉中把时间利用起来。

了解专注力的作用不够,如何获得专注力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跟人身上的其它特质(性格、心态…)一样,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于专注事情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够培养,金出武雄在《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科研成功之道》里面提到“思维体力”的概念,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培养你的思维体力,是成为非凡专家的一个必要条件。除了培养专注的习惯之外,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从小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是极其专注的,当然,即使长大了之后,仍然还是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这种专注的能力,只不过因为种种外界因素,长久专注的能力反而削弱了,要考虑房子,要考虑业绩,要考虑小孩,要考虑医疗保险…这些让人焦虑的事情会积压在潜意识当中,总是在影响你专注做事,削弱你人生的效率。卡耐基用一整本《人性的优点》来介绍如何克服焦虑,可见焦虑的负面影响有多大。要使自己能像小的时候一样对喜欢的事情投入最大的专注,除了克服焦虑的负面影响之外,还有另一个条件就是不能放弃,今年的奥斯卡独立电影《阳光小美女》上,Frank和Dwayne在码头的那场Loser对话,以及Richard决定把他老爸的遗体带走时说的:“世界上有两种人,赢家和失败者,两者的区别在于,赢家从不放弃…”。佛家说逆境是增上缘,课本说天降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宗教里说经受磨难才能到达彼岸,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我还是更欣赏Frank在码头说的那段话(摘自卓别灵的blog):

“(普鲁斯特)是个法国作家。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工作,情事不断还是个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没几个人看的小说。但他也许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作家。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你想一觉醒来就到18岁,觉得这样可以跳过高中时期的痛苦。但高中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苦难时光,你不可能经历比这更好的苦难了。”

多好的心态啊。什么是黄金心态,这就是。其实过来人你我都有这样体会。此外,如何不让生活中其它细节干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除了那些你焦虑的事情之外,还有诸如收拾衣服、打扫房间、清理书桌、接孩子回家、瑜伽等等;对此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到的第四代时间管理法则,即要事第一(指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即长远积累会对你今后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法则就非常有效。关注有两种关注法,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许多人对琐事错误的采取了主动式关注,比如常常回到家就开始想“今天还有哪些事没做完”,实际上,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后者可以防止空转轮询浪费的时间,从而把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最后,如何知道你已经获得了专注力。这样的现象太多了,比如本不想洗头却无意识把洗发露倒在手上结果不得不洗头,或者干脆把洗发露当沐浴露了。比如去食堂吃饭指着南瓜说黄瓜(因为南瓜是黄的),或者端了免费汤还拿卡出来打卡。至于像牛顿这样牛到顿的老大能把手感差异如此巨大的表当成鸡蛋煮了的阶段还远没达到,看来人家姓牛也不是白姓的:-)

77 Comments

  1. 辛啟华 | | Reply

    拜读了刘老师的文章,感觉很有哲理,受教了,谢谢分享。

  2. Pierre | | Reply

    拜读大牛的文章,很有收获!

  3. keyeechen | | Reply

    心中要随时装着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个方式的确不错。

  4. keyeechen | | Reply

    学习的密度是很容易受学习内容的难易影响的。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就很重要了,我们倾向于在这个时候停下来。学习是一件喜乐参半的事情。有的人会把中途遇到的困难看作挑战,但多数人却会把困难看作障碍,甚至会怀疑自己,然后放弃做的事情。

  5. keyeechen | | Reply

    英语确实是个学习密度最突出的例子。如果把学习称为吸收的过程,那么应用就是释放。我们学习英语缺少动力的原因之一后续就是缺少应用的反馈。

  6. keyeechen | | Reply

    作者讲过的那个在公交车上看大部头的书这个方法真的对提高专注力有帮助,这真的是可以操作的建议。尽管刚开始比较痛苦一点,因为很容易被周围的嘈杂干扰,但慢慢地就很容易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

  7. keyeechen | | Reply

    人确实在专注的能力上差异化很大。有时要强迫自己专注一件事情。

  8. keyeechen | | Reply

    如何才能长期学习一门学科或一项技能,愿意主动克服其中的种种困难呢?

  9. keyeechen | | Reply

    长期的专注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未鹏老师总结得很到位,但并没有提出改进的建议。

  10. 马萨不卡 | | Reply

    今天是2015年9月10日,我大四,正在找计算机方面的实习。鹏哥道破了事实。我将重新认定问题,并努力解决之,且舍弃一些没有必要的、陪伴已旧的寄生虫,争取做个有趣的人。

  11. 逼上城头 | | Reply

    表层意识和潜意识都要专注一件事情

  12. ribber | | Reply

    您的文章对于排除焦虑,保持专注避免潜意识干扰,我很赞头。但是对于专注力的理解不敢苟同。我理解的专注力是活在当下,洗头的时候就是洗头,思考的时候就是思考。洗头的时候还思考着事情。只是因为情绪,神经兴奋。但真的是有效思考吗?“本不想洗头却无意识把洗发露倒在手上结果不得不洗头”,我觉得这不是心理学提倡的健康生活状态。

  13. 刘板栗 | | Reply

    读这篇文章有两个感触:
    1 尽量让自己的生活简单点。比如房间不要放得太杂,及时丢掉已经没多大用处的东西,每天穿什么衣服一周整理好一次,每周固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等等等。
    2 一次只投入一个领域。除了工作安生立命外,想要提高自己,尽量在两年内只投入一个爱好中。

  14. 匿名 | | Reply

    刘老师,我看别人都在夸你,不过我既不夸你也不批你。因为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观点。哈哈。

  15. 因为海里有鱼 | | Reply

    其实一直知道自己的问题,焦虑、浮躁,不知是这个社会就这样而我比较容易受到周围人影响,还是因为无法保持内心。拜读楼主博文之后,十分钦佩楼主的思维方式,还有表达能力。博文中好多好书值得一读。

  16. 懂@ | | Reply

    楼主的逻辑好强!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认识到专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再从两个方面(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出发探讨专注力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完全投入!认识问题后就是解决问题了。如何获得专注力?先下定义,专注力是一种习惯。习惯培养的一个充分外在条件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何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获得专注力?一是克服焦虑,二是学会坚持。如何排除生活细节对专注力的干扰?学会主动关注要紧事情。最后还提出了怎样知道自己获得了专注力?当你达到忘乎自我的境界时,表明你正在拥有专注力。好了,终于理顺清楚了!!!

  17. HC添 | | Reply

    鄙人读过一本李笑来老师写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说得更多的不是怎样管理时间,更本质的说出了事实,其实我们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很时间做朋友,此书涉及比较多实际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8. 庭燎菩提 | | Reply

    一语中的。相见恨晚。

  19. Emily | | Reply

    鹏哥,今日才看到你的文章,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您让我对专注力的诠释更深刻,之前一直不知道表层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谢谢!很值得多读几遍!

  20. | | Reply

    我觉得对大部分人而言排除琐事干扰,排除焦虑干扰,一心一意地专注一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可以良好的时间管理有可以恰当处理各种情绪问题的人本身就已经是专注的人了,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换句话来说,“你想减少你的焦虑嘛?那你就专注一点吧。” “我要怎么学会专注呢?” “你要减少焦虑就可以专注了。”那么这种循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相反会让人走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死胡同,我终究还是一个平凡人啊。

    我觉的解决专注的问题应该在包容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首先承认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不可能不被情绪困扰,我不可能时间管理完美,我不可能一直专注。专注的力量之所以大在于它焦聚力量于一个点上,像钢铁,想一切看似无坚不摧的利器一样。但是道家说过“上上若水”最强大的力量是韧性的,甚至是柔和的力量。我不敢想一个人专注于专注会是什么样子,他的体力与心力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所以要专注,先要学会包容自己允许自己被情绪困扰,被琐事打断。因为情绪和琐事才是构成一个鲜活的人的基础,而专注只是变得更优秀的条件。在允许自己成为正常人类的基础上,再来优化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允许专注于伟大事业的同时时时分心。
    这只是我一个尚在探索如何活的更好的一个大学生浅薄看法,如果大家觉得哪里不妥请多多指教。

  21. Dorenqi | | Reply

    能读到您的文章真的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感谢@知乎 @刘显飞 的分享。

  22. 陈帅飞 | | Reply

    觉得自己得好好向LZ学习,太多的事分配了我的注意力,以至于有时候感觉自己很累,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效率太低,没学到精髓。

  23. zhouleyu | | Reply

    您的文章都很赞!!值得一读再读~~

  24. 安亭燕 | | Reply

    您的文章都很赞!!值得一读再读~~

  25. 长江先生 | | Reply

    都是干货,俗称没有水分。受教了,越早醒悟越好,今天的一点点差距到了以后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26. 小pi同學 | | Reply

    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于专注事情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够培养,培养你的思维体力,

  27. 秋灬思 | | Reply

    很好!大学有的学咯!

  28. 张磊 | | Reply

    有所感悟,谢谢

  29. CipherChen | | Reply

    读了作者的许多文章,我觉得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似乎作者的思想好像很丰富并且整理得当,但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
    太啰嗦了。是选择为所有人解释一个自己想阐述的道理,还是意图整理自己的思想?
    太杂了。一篇文章里面包含多方面的想法。
    最后,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写文章,你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吸引人。
    个人建议~

  30. CipherChen | | Reply

    读了作者的许多文章,我觉得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似乎作者的思想好像很丰富并且整理得当,但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
    太啰嗦了。是选择为所有人解释一个自己想阐述的道理,还是意图整理自己的思想?
    太杂了。一篇文章里面包含多方面的想法。
    最后,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写文章,你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吸引人。
    个人建议~

  31. CipherChen | | Reply

    读了作者的许多文章,我觉得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似乎作者的思想好像很丰富并且整理得当,但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
    太啰嗦了。是选择为所有人解释一个自己想阐述的道理,还是意图整理自己的思想?
    太杂了。一篇文章里面包含多方面的想法。
    最后,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写文章,你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吸引人。
    个人建议~

  32. CipherChen | | Reply

    读了作者的许多文章,我觉得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似乎作者的思想好像很丰富并且整理得当,但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
    太啰嗦了。是选择为所有人解释一个自己想阐述的道理,还是意图整理自己的思想?
    太杂了。一篇文章里面包含多方面的想法。
    最后,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写文章,你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吸引人。
    个人建议~

  33. 一盏女儿红 | | Reply

    拜读大作。你的博客我已经收藏了好几年了,不停的换电脑换系统都要在网络收藏夹里找到收藏,但是好像没有从头到尾看,今天想起来就来看了,还推荐给了身边的人。心有戚戚焉。

  34. 蒙面超人23 | | Reply

    在这里时间并不是万能的,它不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无论花的时间长短,只要事情还没完成,就意味着失败;人的一生有限,时间就是生命,花的时间去完成事情的快慢叫做效率,效率越高越好。专注力决定效率,什么是专注,专注就是一心一意,一厢情愿,兴趣决定专注度。时间可以锻炼潜意识,在潜意识上你可以花多点时间,因为这东西比较不容易看出效果,你会不知不觉中感受潜意识的提升。心态很重要,还有就是第一法则,本人认为是关注不能等的,等被关注的。

  35. 安然 | | Reply

    受教了。
    在大学期间,最不缺的就是业余时间,最缺的就是专注精神。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36. 绿豆○ | | Reply

    有个问题哈 刘老师
    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需要在不同的事物中切换 比如保持专注地A学完英语然后B做数学题时 那么停留在A事的深层意识不是会对B事造成影响吗?
    当AB两件不同的事情都很重要的情况下 该怎么办呢?期待回答哈 谢谢刘老师

  37. 达芬奇&特斯拉后裔 | | Reply

    我们很多东西都太像了,热爱编程,痴迷人工智能,对学习学和心理学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极度喜爱看书,喜欢思考。不同的是我今年大三,本专业是化工的,从大二末才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准备看完算导,CPP,数据结构这三本考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个跟微软有合作,给自己时间发展的好导师,不介意读博,因为我从内心往外喜欢,希望把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上面。你就是我的榜样!!!

  38. ice250540389 | | Reply

    刘老师的文章引文据典,是学习的好榜样!这篇学到的最重要的是,关注分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让那些琐事来找你吧~

  39. 郑好要坚持 | | Reply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诸法无我。 做什么能到忘我的境界,那应该是真爱了。

  40. 黎黎 | | Reply

    很荣幸能拜读您的文章,受益良多。文字很密集,是否也在另类的锻炼读者的专注力呢?

  41. Tinylamb | | Reply

    这是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最近大概有两个星期,我在上班的空余时间学习python,algorithm,database。精力被分散在工作重要的事,工作琐事,学习。对待琐事,我也慢慢发现”被动关注”能为我节约很多时间。琐事的特点就是多而易,这时你只需要被动提醒,然后花个几分钟就能搞定它。在学习上,有些不顺畅,由于每个方向往深了学,难度就会增加。所以精力分散在几个方向上比较容易的点。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来具体是哪儿。想了很久,晚上洗澡的时候想到了专注力这个词,然后就在鹏哥在看到此文。受益匪浅。

  42. Ju2ender | | Reply

    看电影、传记时就经常感叹,人家外国人多专注,硬是要把一件事做到完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像《钢铁侠》中的斯塔克,伟大的Steve Jobs都是如此。但自己却从未意识到应该学习,让自己也变得不凡,很荣幸拜读您的文章!

  43. Ddl1st | | Reply

    原来这个叫专注力…

  44. 钱小贝 | | Reply

    在同学空间看到了你的大名,忍不住在百度一搜,就来到这里了
    ^_^发现了一个宝库呐!
    敬仰敬仰

  45. all | | Reply

    这个文章让我回到高中时代,极难的数学题目,想了好几天都没想出来,突然间睡一觉 梦中解决了。现在的生活,很少再能那么专注的做一件事情了,该反思反思了。谢谢 你这么好的文章!

  46. 彭俊 | | Reply

    居然,现在才发现你的博客,正在通读全博

  47. Kit | | Reply

    博主的文章值得一看再看

  48. vpxiroot | | Reply

    专注力不仅仅学习需要,其实对于其他所有决定了要做某件事,都需要专注力,BAIDU 的 李CEO ,不是就说了吗:”专注只是一种信仰“

  49. vpxiroot | | Reply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说的好!!!!!!!

  50. nakeman | | Reply

    神马永不放弃?消除焦虑的根本方法是直接消灭它,而不是自我安慰,用显意识压制它。例如情感问题,没有女盆友,解决办法是找一个,而不是跟自己说,孤独是一种享受。

  51. swapoer | | Reply

    呵呵,我也同样喜欢Frank和Dwayne在码头的那场Loser对话,曾经用其作为自己的qq签名档

  52. ys | | Reply

    good blog!

  53. jkryanchou | | Reply

    对一项工作的喜爱就是一个火星,点燃自己在这份工作征程上的火把,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自己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耐力和意志品质同样是自己能够突破困难、瓶颈的重要砝码,也许在这一刻看到的是这项工作艰难的经历与感受到的只是这项工作的苦涩,但是眼界放开,毅力在心底告诉自己不远的未来是晴空万里。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忍耐,在不断的深入过程中,自己的对这项工作的热情也同时会越燃越忘。信心也会也走越足,专注力愈会更加的集中。所以,逆境是增上源,当我们回首那些痛苦,难熬的日子,其实自己的人生已经收获颇丰。热情,耐力,专注力,已经悄无声息的爬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54. AF | | Reply

    唉,专注的人往往很自我,而自我的人常常会令人讨厌,令人讨厌自然没什么朋友,所以天才都是孤独的。人世间往往充满着矛盾……

  55. AF | | Reply

    “人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难的,而正因为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就都变成了牛。”
    ——努力做一个牛人!

  56. dickvin | | Reply

    阅君文一卷,胜读十年书!

  57. 花神 | | Reply

    受益匪浅,志在躬行实践!

  58. myli | | Reply

    原来是专注,前段时间我老说错话,即明明大脑里不是这样想的,说出来的话却是这样的,而且总是无意识状态说出的。
    我还一直以为我得精神方面的病了呢。

  59. piaomiaoju | | Reply

    我上次吃饭的时候在思考,吃完了出去,结果被人喊一声:吃霸王餐了~! 泪奔

  60. xeonic | | Reply

    用Firefox的扩展AdBlock可以实现 相当好用

    另:谢谢LZ的分享 受益匪浅,多年来已经有点懒于反省自己.

  61. 武凌期 | | Reply

    理工科的人才能写这么漂亮的文章,可见你是很用心的了。
    我不懂软件什么的,但是既然你这么关心学习方法,又有那么高的计算机造诣,为什么不写个软件用来遮住网页中正文以外的其他内容的,因为你知道,正文以外的图片、目录、广告链接什么的常常晃人的眼睛,注意力稍差就被他们拐走了,如果能有个黑色的幕布自动遮住了这些不需要的东西,岂不是很好吗!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异想天开,不过也许是个不错的创意。如果你真的写出来了,那么我会很高兴,最好能发给我。
    我也从你的博客中获益颇多,也表示我的感谢!

  62. fpga2033 | | Reply

    恨晚 恨晚 啊

    多少年来,这些理念就在我身边徘徊,但是不能抓住。很多长篇大论的书籍也读过

    却没有哪些文字能像这篇blog

    道破天机的感觉都有了!

  63. CY | | Reply

    转到了CSDN的bolg上看到英文版的,Frank和Dwayne在码头的那场Loser对话中,有个地方没明白:
    Frank: … anyway, he gets down to the end of his life, he looks back and decides that all those years he suffered, those were the best years of his life, coz it made him who he was.
    coz? 感觉上应该是because这类的。但是去查了是堂兄弟的意思?
    Why?

    • 乜乜 | |

      cos 是美国哩语

  64. pc | | Reply

    写得很好
    继续
    一有空就来关注你的文章
    受益匪浅!

  65. Musoy | | Reply

    也许是我要求有点多,不过阁下能不能多讲讲具体的训练方法?

  66. didi_pluto | | Reply

    都大三了,才能看到这样的好博客,希望还不算迟….

  67. zingcube | | Reply

    这是看到的第三篇文章,我想抱你一下然后再读文章。那就“意抱”一下先。

  68. 金华 | | Reply

    哈哈,无意中发现你的文章,就像发现了一个宝矿,明天和后天一定还要来踩踩,今天跟应该要踩多多。

  69. blovefeather | | Reply

    学习很多总结知识的方法,谢谢!

  70. anders | | Reply

    拜读了您的很多文章,让我有了很多思考。感谢您的思考,感谢分享!

Leave a Reply to keyeechen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