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为什么不仅学习牛逼,连“业余”玩儿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上次在《How We Decide》上看到斯坦福的一个牛人,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奖金拿了六百多万刀),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十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从而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十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十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二十五分钟。

如果阅读的例子还不够生动,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有更好的例子:你写程序写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能够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试程序,你已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与这个bug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个大致的地图,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D),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的东西了。

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的。所谓完全进入状态,举个例子: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的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后者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思维体力)。《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上有一段关于庞加莱的思考习惯的介绍,很有代表性。庞加莱经常在去海边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时候在脑海中思索数学问题,很多时候解答就在这些时候忽然闪现。虽然我和庞加莱是没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这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后,要处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园,环境简单,生活单纯,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工作之后的状况就是,首先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的,上本科那会经常坐车,所以我就常常拿着本大部头在车上看,坐着看或者站着看都可,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办法:D 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记得很久以前TopLanguage上大伙曾经有次饶有兴趣地讨论“马桶时间”的利用,包括在卫生间放个小书柜。(估计很多同学心有戚戚焉吧:D)

231 Comments

  1. Cicy Xiao | | Reply

    刘先生您好,最近在看您的书《暗时间》,收获颇丰,非常感谢您写出这样的好书。不过我在书中发现了一些错别字,不知道是否有人向您反映过。购书渠道是中国亚马逊,应该是正版书籍。如果真的是疏于校对而出的纰漏,希望刘先生以后能更仔细核对书的内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作者对自己以及读者最基本的尊重。

    • shantal | |

      我在淘宝上买的,没发现书里有错别字现象

  2. Triste | | Reply

    最近一直在看您的书(暗时间),收获很大

  3. Zion | | Reply

    感谢刘老师的文章。
    读中学的时候经常有这种CPU满载的感受,现在研究生了反而觉得大脑效能低下。好多年了,一直不知如何解决。
    看了这篇博文以后隐约有了一点方向,希望下次再来留言的时候是那个让自己满意的我

  4. hxc | | Reply

    暗时间的定义有点类似于津巴多写的时间悖论 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时间

  5. Cherry | | Reply

    [给力]

  6. luffy | | Reply

    [心]

  7. 李文枭 | | Reply

    深有体会啊,记得高中晚上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写了一会就拿出手机来看看,结果再写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感觉学习状态完全没有了,尽管每夜熬到很晚,但效率超级低,还给了自己一种自己很用功的错觉,以致高考不太理想,哎,本科好好加油!

  8. Night | | Reply

    以前,喜欢在路上思考没解决的数学问题,现在都没有这种习惯了(大学之后,专业没这么专注学习了),感谢看到这篇文章,启发很大

  9. 唐明 | | Reply

    写得不错。

  10. 何超 | | Reply

    第一次光临

  11. 黎夜桑 | | Reply

    以前喜欢在马桶时间看书,结果有了轻微痔疮

  12. 桃桃 | | Reply

    和缓的运动和冥想,可以缓解大脑高速运动后的兴奋。

  13. 房同学 | | Reply

    我是一个初二学生,班主任推荐我们读这书《暗时间》,其实从小到大我一直是走路(再乱也撞不到人和物)吃饭各种空闲时间在思考,看到此书感觉非常亲切!尤其是后边那些心理学感觉特别有意思,并且我决定开始写我的博客。此书受益匪浅!以后会常关注你的博客~

  14. 爬得飞快的蜗牛归来 | | Reply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我们平时看似很忙,真正收获多少谁知道呢

  15. LonerganS | | Reply

    据我了解,流体验是人处于注意力专区时才会出现的,人的注意力和肾上腺素的分泌程度有关,肾上腺素过低或者过高,都会造成注意力远离注意力专区,所以在自己不在状态的时候,首先要能判断自己现在的肾上腺素水平是过低了还是过高了,如果是过低,则要想办法提高肾上腺素水平,让自己振奋起来,回到注意力专区即可,如果是过高,则要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具体的技巧在《注意力曲线》这本书里有。:)

  16. SYJ怪蜀黍 | | Reply

    好文
    很同意 投入=时间*效率 的说法
    对高效学习的两个习惯有几个问题——
    1. 要怎么做到快速进入状态 这个要怎么练习呢
    2. 除了提高抗干扰能力 还有什么办法保持专注状态 很经常的一发呆一走神 那个状态就回不来了哎

  17. QQ | | Reply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有的人读的书可能并没有你多,但是懂得却不比你少,就是这个原因

  18. 啦啦 | | Reply

    牛人怎么做到切换的

  19. 车轮组 | | Reply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20. volcano-cancanbo | | Reply

    好东西,都让人舍得投入!暗时间**“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流体验**思维体力**抗干扰

  21. frabbit | | Reply

    没事就过来看看~嘻嘻~博客真的很不错。

  22. 陈金鹏 | | Reply

    一个大一新生,在自控力方面还需要去多多的锻炼。看你的文章,也让我想起之前自己因为悔恨,而觉得大概除了睡觉的时间之外,其余的时间都要用去思考一些有用的东西,不能让每分每秒都浪费。但,其实,我觉得自己只单单是因为懊悔,而做出这番天真的想法。像你说的暗时间,我觉得比我的要理论多,要靠得住脚多。毕竟菜鸟和大师的差距就在这把。还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不管过去如何,我还是会朝着未来继续努力的。

  23. Go_o | | Reply

    个人感觉进入flow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初中高中的时候学东西特别容易进入flow状态,可惜后来对上学没兴趣了,就逐渐把这项能力荒废了

  24. wenbo_O | | Reply

    厕所里的小书架 O_o

  25. 暴雨咨询师 | | Reply

    暗时间的利用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能够将零碎的时间全部用起来,那就不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了,而是又增加一天的问题了。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大脑要是没运作,思维认知处于停滞状态,那么过一天也就白过一天了,跟睡一天没啥区别了。看来这方面以后要修正了。

  26. 陈帅飞 | | Reply

    题主说的对我很有帮助。感觉现在的自己做事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不专注,而专注才是效率和成功的关键。

  27. natural | | Reply

    今晚都在读您的博客,太让人思考学习了,谢谢分享!
    只觉着自己看到的好迟啊。期待更新。

  28. natural | | Reply

    今晚都在读您的博客,太让人思考学习了,谢谢分享!
    只觉着自己看到的好迟啊。期待更新。

  29. CodeCore | | Reply

    闲着没事. 逛逛.

  30. ofpsxx | | Reply

    我去,马桶还好,蹲坑太长会得痔疮是给菊花的压力太大

  31. Miss_荧惑 | | Reply

    hi,我是您两年前的读者(现在也是)。我想把您的《暗时间》推荐给我朋友的微信账号(泉蒙,quanmeng2012), 不只是否应允?我联系了你的豆瓣和微博。如有叨扰,还请见谅呢!

  32. 普林印象 | | Reply

    任务切换会消耗很多时间,有时候是不必要的时间

  33. twlkyao | | Reply

    暗时间有待开发。

  34. xuzhenliang | | Reply

    有道理,感谢分享,收下了!

  35. Icy_xin | | Reply

    很有道理,学习一下

  36. KrisGrace | | Reply

    难道我花了这么多年来体会我妈说的“心要用在学习上”?

  37. nicolas | | Reply

    好文章!现在特别容易受干扰,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进去!还需要多加锻炼!

  38. agx | | Reply

    感觉前面的“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就是在说我。。

  39. 落魄影子 | | Reply

    看了你的博文,我发现暗时间,我浪费了很多,要做到专注沉浸还是很困难的,看来需要改变,向博主学习

  40. 枫先生 | | Reply

    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

  41. 蒙面超人23 | | Reply

    人的大脑如同计算机的CPU,大脑转动思考相当于CPU在运行,如果你的CPU经常满载,那么你的思维则被利用到了极致;要使CPU高效率运行,你必须充分利用好暗时间,即进入专注状态——快速又持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42. 刘勇 | | Reply

    很值得细看

  43. zhangyh114 | | Reply

    偶然机会看到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也看到了这本书,很不错的书,学习了

  44. 昭鹿 | | Reply

    伤感 我的马桶时间是最具有效果的. 艾

  45. 左岸咖啡 | | Reply

    从前刚离开校园时关注过pongba,后来工作忙着忙着就越来越少来到这儿了。今天在找《数学之美》这本书时偶然看到《暗时间》,忽然看到mindhacks,又想起了这儿来。看到这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突然很懊恼很懊恼自己之前的没有效率的工作和学习!!!

  46. shane160 | | Reply

    已练就2分钟进入状态晚上思考多了,大脑兴奋,睡不著%>_<%

  47. candles | | Reply

    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这话经典,我就是被动领悟的,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几年宅在家里的原因,反正是主动思考少了,遇事基本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懒了

  48. 蜡烛 | | Reply

    打坐不能只是形式,必须心静下来才有效果。

  49. -叫我第一名- | | Reply

    在生活中我要求自己主动学习。

  50. 帅气的土豆 | | Reply

    这样也行 不提倡哦

  51. 小畅 | | Reply

    I need to improve my learning efficiency!

  52. tider_ys | | Reply

    程序员的时间管理学

  53. Liam Li | | Reply

    刘先生您好,读了您的博客感觉受教太多!
    我是一个本科生,我曾经高考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得过焦虑症与强迫症,所幸坚持高考,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但是曾经的病对我学习能力影响很大,经常生理性的无法集中注意力。
    同时,我天生注意力集中能力不是很好,想请教您如何培养持久的专注力与思维能力?除了您的《暗时间》还有哪些书可以系统性的学习?
    另外想请教您有哪些关于焦虑和注意力的“生理基础”的书可以读?
    拜谢!

  54. Ivan | | Reply

    请问您多大了,中年之后得的概率显著增加

  55. rubber soul | | Reply

    身体训练方面 不知道也有没有暗时间的概念 毕竟小脑和大脑不太一样

  56. Grace | | Reply

    暗时间这个主题是认同的,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思考也是认同的。

    但要找存在干扰的环境来训练注意力这个不能认同,噪音污染是公认存在的,大脑短期内屏蔽不代表不疲劳。疲劳的大脑适当休息后会有更高的效率,短期的精力集中时可以思考碎片式的问题,因地制宜,何必非要在杂乱干扰环境中思考人类起源?

    事实上,每个人在正常环境中工作学习时需要一定的暗时间,通过切换任务,来避免过度用脑产生的疲劳。虽然切换任务时的启动期效率不高,但同样可以拿来思考碎片式问题,解决零碎需求,劳逸结合。

  57. Tommy | | Reply

    对这段表示很同意..
    最近总是不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的感觉很糟糕..感觉时间都被浪费了…

  58. 捣乱 | | Reply

    “暗时间”,挖掘点滴思考的时间。很不错,前往拜读中…

  59. 刘邓 | | Reply

    实在忍不住要留言!您的博文有种初读《苏菲的世界》的流体验!
    衷心祝愿您万事如意!
    ps.这验证码好难打。。。

  60. 90后PM | | Reply

    深有体会,每当看完一篇文章是都有很强烈的表达意愿,可是如果中间被什么事打扰啦,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61. 越中小程 | | Reply

    流时间是不是所谓的富乐状态?

  62. xuanll | | Reply

    确实如此,我现在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游离于时间之外的麻木、漂泊。

  63. MARS | | Reply

    很喜欢你的思考,无论是方式还是角度都很发人深省,让我受益颇多,我很希望有一天看到你出的书,支持你!

  64. fh200 | | Reply

    我能提一个勘误吗?
    【暗时间】P14倒数第二行,hilbert说这真是妙不可言,如果作者引用的是德语原文的话应该是wunderbarschon,而不是wunderbaschon,词典里查不到这个词但按照构词来讲应该是wunderbar+schon~
    希望作者查看一下,我也不是很确定

  65. ArchNew | | Reply

    泪目……偶的“暗时间”都是倒过来的,学习的时候常常开小差……于是就把学习的时间给“暗”掉了……

  66. Daniel | | Reply

    博主強調時間的利用,那麼基於這個出發點,大部份的書應該都不需要讀完,而只是讀某些最核心思想的章節。那麼對於一個時間緊湊的人來說,他應當閱讀博主的《暗時間》哪些章節,卻可以達到80%的收穫?期待博主的指教。

  67. leizisdu | | Reply

    当对所处理的事情饶有兴趣时,会自然进入事后所谓的“流体验”状态吧?

  68. jaze lee | | Reply

    心有戚戚焉

  69. Liping | | Reply

    我很同意你的说法,所谓暗时间,我觉得就是时间的效益最大化,科学分配大脑使用效率,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掉很多事赫赫,不过是人总有体力的低潮,这个时候,放松一下还是挺重要的 :)

  70. Nancy | | Reply

    其实我想说,抗干扰能力是在对环境比较熟悉的前提下才能锻炼的。以前我在武汉从来公车上看书,轻轨上看书,的士上看书;刚来上海的时候哪怕只坐地铁,到哪里都直直地坐着,还经常过站,跑错,各种麻烦,只有对环境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后,人才会忽视环境而专注自我。

  71. 贺昌 | | Reply

    投入时间≠实际效率,我就一直在这个怪圈中,该看破这一切了,O(∩_∩)O谢谢

  72. 人人IT网 | | Reply

    文章写得好,深有同感,有些时候想做好多事,做这事想到另外的事,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做好。

  73. mwj8792 | | Reply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4. Pingback: 暗时间
  75. 土木坛子 | | Reply

    这个概念真不错。暗时间。其实是时间利用的一个大学问。

  76. frank | | Reply

    感觉要是早几年能看到这么深刻的文章就好了,不过现在似乎也不晚哈。

  77. shue | | Reply

    《尽管去做》里面介绍了一种清空短期记忆的方法。
    上面说: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当然,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多任务管理

  78. amz | | Reply

    什么时候能讲得踏实一点,我想就会完美了。
    没有必要整的很玄很玄的。
    一点建议而已。

  79. xn_nicky | | Reply

    好文章,学习了,马上执行!

  80. jkryanchou | | Reply

    专注是提升效率的根本,正如PONGBA所说的那样,投入一件事的时间是你真正对这件事情专注思考的时间,只有对这件事情全神贯注去思考了,才能说自己的CPU能更好的投入对这件事的处理上,如果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时间上,则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投入。“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非常赞同PONGBA所说的。真正利用时间去思考,去投入的做事情,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被拉长,生命的意义才能增值,自己才比别人获得更有价值,然而,CPU时时刻刻满载也不一定是好事,人的大脑是需要间歇性的休息才能更好的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的,倘若时时刻刻都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显然,这样的效率会变得更低,而不是更高,这点我深有体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思维、生活习惯,显然,走路、坐车、吃饭这些针尖时间并不能让我们对一个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反而会使自己的生理及思维功能紊乱。并不能长效下去。长效和专注都能兼顾,生活和工作都能均衡的状态才是最佳状态,若一个人能在既定的时间内投入工作,认认真真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保持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做下去,显然,这效率是我们透支生活时间零碎时间的几倍以上。

  81. Abercrombie Online | | Reply

    这个。那个。。。还是不知道说些啥好,那下次再说吧。

  82. 小豹子 | | Reply

    流状态也叫做顺流状态,一般人进入顺流状态需要20分钟的时间。

  83. yilee | | Reply

    受教了!

  84. misu1 | | Reply

    读了您的3篇博文,感觉您是个思考问题很深入的人,尤其喜欢抓住事物的本质。佩服佩服。

  85. dde | | Reply

    唔,“flow”状态我在哪里看过类似的…
    唔…
    唔……
    唔。。。
    唔。。。。。。

    哎呀,想不起来。
    就当作是从这篇文章里看到的就好了。

  86. Brianlan | | Reply

    好文~

  87. woodblade | | Reply

    第一次读,有收益。

  88. joey | | Reply

    对不起,不知道您的联系方式只有发送到这些文章的回复中了,期望您能够看得到。老师,求求您了,您多一点耐心把这里的看完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刚满17岁,因为之前读初中的时候一些其他因素没有上普通高中,而是去了一所职业高中,但是在高二的时候跑到了一个培训班去,培训的同时是在接受成人教育,毕业有个成教专科毕业证。现在上到CSDN的一些论坛上发现文凭的重要性质,如果是专科文凭的话工作不仅不好找,而且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知识(数学也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重新回去读普通高中,因为才17岁。
    二 继续读成教,在以后工作中花费更多的努力去参加自考(也不确信能够坚持下来。),来弥补自己的文凭上的欠缺,可以系统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大概就是这样了,请老师指点一下吧,或者您有更好的办法。我真的感到无所适从,没有办法了才来打搅老师您的。
    因为不知道如何得知老师您的回复,可不可以将回复发送到wangyuTAT@163.com。感谢老师。

  89. martin dee | | Reply

    我同意有些人的大脑思考能力或效率比别人高。
    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爱因斯坦只有一个。

  90. martin dee | | Reply

    这样的人生是否会太累。 而且大脑也要休息。最终如何让大脑休息呢?大脑不是CUP.人也不是计算机。

    如果这样,心里的疲惫如何释放?需要这样不停思考吗?

  91. elsonwu | | Reply

    如何快速进入状态应该是最值得锻炼的~~

  92. abxye | | Reply

    牛,深得我心,胜读十年书

  93. 张帅 | | Reply

    好文章,为什么只提供“推荐到九点”的按钮那?我很想把这里的文章推荐给我的朋友,但他们都在“人人网”上。希望添加推荐到人人的连接。

  94. 解梦 | | Reply

    很有启迪作用,豁然开朗

  95. 椰林树影 | | Reply

    博主在说要精确计算时间,让我想起了《奇特的一生》里的柳比歇夫,真的是超级神人,将自己的时间运用的如此神奇!
    后面说得“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让我想起了《精力管理》。全方位投入和持续的高效能。书中所说的仪式真不错!

  96. niuniu | | Reply

    yes,同意
    如果我看小说,我抗干扰能力挺强的。(*^__^*) 嘻嘻……
    但是要看专业书,那是很差的,我甚至常常塞个耳塞。
    但是工作中常常跳出任务,邮件,一会有人找你。不得不做。
    让我觉得我的效率很差。常常临睡前,悔恨自己一天过的不high
    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哎

  97. 简明现代魔法 | | Reply

    很不错的文章,受益匪浅,暗时间确实是应该好好去利用。

  98. 鹏少爷 | | Reply

    道理讲的很好。有的时候,大家的时间其实都是10年。为什么有的人能在某些方面成功,某些人在其他方面成功。就是因为投入的时间多少所致。其实,那些现在看来无所事事的人,他们也做了投入。他们把他么的时间投入到了其他方面,只不过不为外人所发现,因为没有超越外人罢了。陈景润专注研究数学,结果是没有生育能力~~~我想,凡事还是保有个度最好。但是,趁着还活着,学点东西,帮助别人,都是可取的。

  99. roadt | | Reply

    很高兴能看到这些文章, 我一直在看,看了很多. 发现与自己不同的时间, 很多生活的感悟,思绪一闪而过, 但自己,我想大多数人也是一样并没有去在意。而你深究了下去和并且把它记录了下来。 这个在“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也提到了。 很多东西很简单,但你真正去思考它,当它真正连一片的时候,那种展现在你面前美丽会超出你本来的想象。 简单内在的统一和其中强大的一致和力量,会让你感觉到“思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了”
    谢谢你的文章, 看你的文章对比着发现了很多很多自己的不足。
    我想你正在做着一件相当棒的事情,请继续向前不要停止。

  100. 玄门 | | Reply

    对于暗时间的概念是比较片面的,有些时候是不可取,反而抑制思考。我想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思考的好处与重要性

  101. 左岸咖啡 | | Reply

    我已经很久没有流体验了,工作总是走神,似乎提不起兴趣,脑中萦绕着很多事情,让我对每一件事都不能完全专注,所以效率也大打折扣。还是单任务好!
    喜欢你的文章,以后会经常来关注的!

  102. martin | | Reply

    我觉得cpu的比喻很好,一下就理解了。

  103. 古侯子 | | Reply

    很有见地的文字,确实如文中所说,有时候尝试多进程做事情,效率并不见得高,事情做的也不好。这一点深有体会,所以现在努力的学习着专注。

    至于那种利用平时琐碎的时间,这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也是一个很难培养的一个习惯,有效的利用那些时间真的很难。不过,有尝试过把一件事情或者难题,一直的放在脑海里思考,在走路,吃饭或者其他什么时候,偶有得到解决方法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好。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专注。

    文字很不错,以后多来拜读。

  104. 兜风儿 | | Reply

    嗯, 我有很多思绪都在走公车走路的时候显现, 每次都遗憾身边没有笔纸记下。
    总觉得走路或者坐公车之类的时间更容易让人陷入思索的状态。 自己特意去那样做的时候却很难做到

  105. NIKITA | | Reply

    终于更新了。很认真地学习了。关于“流体验”也有过。就是整个人都沉浸在思考的东西里面,好像灵魂与外界脱离了。脑细胞空前地超越了束缚,自由地流动,感觉飘飘然。专注的能力我觉得是一种天赋,不过也要有意思地锻炼和加强。所以抗干扰力也是很重要的。
    上来这里的人都是些单纯和聪明的牛人,很膜拜。希望能够多多结识这样的朋友。

  106. Roy.Luo | | Reply

    写的不错(评论非要写这么多吗?)

  107. wildheart | | Reply

    很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过有些建议并不可取
    很多时候,还是要给生活一点余裕
    就像100%的CPU占用率,很可能坏事
    像厕所里小书架,是不太可取
    长时间如厕,会导致脱肛和痔疮
    为了充分利用排便那一点时间,拿菊花赌明天,我认为不是个好主意
    如果排便时间比较长,那就要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了
    身体还是革命的本钱
    走路时候深度思考,除非是在平坦安静小路上散步
    如果是日常走路
    很容易不小心崴了脚(前段时间有个更背的朋友,被固定电线杆的钢丝弄断鼻梁骨)
    一次这样的意外,身体损伤所导致时间和时间效率的损耗,
    我相信可能是用足几个月甚至几年走路时间也无法弥补的

    • leizisdu | |

      谢谢您~~

  108. 深蓝舞蹈 | | Reply

    我小时候,做题听课的时候经常有flow体验,完全忘记了时间和自我,经常是有人叫我我半天才能反映过来…

  109. 深蓝舞蹈 | | Reply

    听着Hip-Pop音乐可以很快的进入专注状态,非常有韵律有节奏的东西好比给CPU加了一个时钟信号,让大脑运转得更快,而且戴着耳机可以有效屏蔽环境噪音~~ 防止被干扰。

    http://www.aigaogao.com/blog/archives/2009_03_21_1127721.html

  110. Fey | | Reply

    暗时间的提法很形象,这就解释了为何不用的人表面投入一样的时间却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111. Keliven | | Reply

    對“流體驗”感觸頗深,也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一種學習狀態,這種狀態不是說想來就能來的,可能是我還達不到那種境界,所以每次發現我進入狀態時,我會儘量延長這段時間。有時候不一定要忘記周圍忘記時間,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只要你融入你正在學習的東西中,思路清晰地思考或者理解著,就是進入“流體驗”狀態了。

    關於暗時間,我覺得我的暗時間會相對少點,因為比較少一個人獨處,所以走路吃飯時不能不理會旁邊的人自己在那思考,但是跟人的交流也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其他獨處的時候我有不斷嘗試著思考問題,或者就是儘量找時間睡覺特別在車上。

  112. cell | | Reply

    我很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暗时间”的,做的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
    中学时候长辈就教了我这一招,那时候精力充沛,上课的时候也“喂”不饱,经常一边听老师讲课,当觉得没必要听的时候就自己做题目,来回切换,回家路上也经常思考问题。这样同时又慢慢就养成了“溜号”的习惯,不过倒是挺多人夸我发散性思维很好。

    可到了大学和工作时候,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遇到难题时,就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干着a想着b,造成拖延的习惯也越来越严重。现在倒是要考虑如何训练自己单任务集中完成的习惯了,大多情况下,甚至多任务的CPU还不如选个8051效率高一些。

  113. maboxian | | Reply

    其实就是时间利用效率问题。
    生硬给灌上概念。有点故弄玄虚。
    掉书袋。这种写作思想和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 zblc | |

      本文不单讲如何利用时间,而且引导人重视潜在可利用时间并论证其价值.

      你没救了。。。肤浅

    • maboxian | |

      引导人重视潜在可利用时间并论证其价值。(窃窃笑了一下)那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你说的价值是什么?说白了还不是教导人要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那又何必给生硬套上貌似高深的概念呢。而且理论的问题向来是泛泛之谈,不付诸实践就是空谈。实践这东西,你行吗?不是人人想好好利用时间就都能高效率。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实在难能可贵。还有什么肤不肤浅的问题也是见仁见智,你这种“知识分子”看谁不是肤浅啊?一沙一水珠都有一世界啦,你有一世界么?大概就只会瞎嚷嚷吧。俺也弱弱的肤浅的给您说一句:您得救了。

    • FFFrog | |

      如果你对于高效利用时间的问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念,并且也获得了好的实践效果,那么继续按你自己的路子去做就好了。

      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却又看不起别人的经验和分析,那你就省省别说了吧。

    • Jime | |

      各有各的看法吧。每个人理解不同。有自己看法都是好的。

      我倒是发现一个细节,大部分读者都是在集体回忆马桶时光,显得特矫情。他们究竟有没有认真看文章或者经过大脑思考倒是一个问题。

      尊重每个人的看法。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 zblc | |

      其实【就是】时间【利用】效率问题。
      生【硬给】灌上概念。有点【故弄玄虚】。
      【掉书袋】。这种【写作思想】和【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

      maboxian老大爷..贵庚

    • zblc | |

      补充:
      maboxian,如果只是时间利用效率问题,那么还远远不够涵盖刘的意图.

      时间利用效率是”How”阶段,注重在思维之外的合理时间技巧安排,刘的意图是在于侧重“暗”字在思维上的影响. 这一点微小差别你没看出来我的确不应该说你“肤浅”。它们的集合并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更何况任何文章引起共鸣才是王道,您老不要太固执于“形式”.谢谢

    • rell | |

      王道王道又是王道

      悲啊
      哀啊

    • windgone | |

      有时候远远不是说行动就可以行动的,每个人个体情况不一样,当然行动方法也不一样,尊重个人行动的最好前提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没理论基础你的行动只不过生搬硬套罢了。你的观点很明显说明你是在人云亦云“行动”而不去了解行动的本质

  114. Jiapeng Chen | | Reply

    “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 比较喜欢博主用神经生理学的观点这些基本的角度来尝试去解释这些东西。我感觉如果相关的神经网络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那么即使被打断暂时去做其他事情,只要时间不是很长,回来之后相关的网络还没有完全抑制,还是很容易就恢复状态的。比如专注的人也会走神,但是很容易回过神来,并且很快又可以进入状态了。

  115. SWX | | Reply

    这些东西是一个习惯,一旦成了习惯,那就是很自然的了。

  116. ruruccu | | Reply

    真是受益匪浅,我就是“抗干扰”能力超级弱,又不喜欢在车上看书,因为完全看不进去,而且经常看10分钟书看10分钟网页,哎~~ 我的时间啊~~
    谢谢博主~~~

  117. wind | | Reply

    好文章,比喻的很形象,充份把握时间,善于思考问题.嗯.每次看鹏兄的blog都会学到新的东西,感悟新的理住念.感谢.

  118. piaomiaoju | | Reply

    pongba 你好,如果千方百计地节省时间用来思考,会不会出现脑袋过热,用脑过度的时候?就个人体验来说,有时候看数学3个小时,后面头脑就处于混乱状态,虽然有高效率,可是也带来高消耗。在学校的时候,是靠玩游戏来转移注意力,休息的。
    就算能在暗时间考虑问题,比如走在路上的时候,但是就如你以前所说,思维如黑夜里的手电筒光照,推理,想象很局限,往往就只能对一个小问题有点思考。当然也确实存在有对长久思考问题的瞬时灵感。或者这时随身带一个便签,在上面留个提纲?

  119. LL | | Reply

    读此文,感觉有流经过~ 呵呵
    记得小的时候,倒也不明白这些道理,却能够高效率的阅读记忆。
    当然是因为现在思想复杂了,身外事多了,想进入自然的状态,要借助别的“好一点的思想”来规范自己条件完成。
    幸运的是,可以慢慢的学习,提升自己,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好好做到像古人说的一日随心三省,以期能够早日返璞归真~

  120. zheung | | Reply

    程序员那一段深有体会,写得很精彩,也很受启发,多谢!

  121. ivan | | Reply

    最后一句话,经过医学证明,容易得痔疮

  122. cz | | Reply

    好文章,如何高效利用的你时间并保持最佳状态,有价值思考的问题,我得再读一遍,多思考下!

    顶了!

  123. yeka | | Reply

    我的习惯是在卫生间放一本耐读的书,而不是报纸。每天总能看1~2页,而且我还喜欢反复看其中的一些段落。比如最近两个月就放着启功的《浮光掠影看平生》。里面有些文章我已经读了五六遍了。

    这也是年轻时无意养成的习惯:喜欢反复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记得当时发愿读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但实际上那些读不进去的,我就放在一边了,而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则读了又读,这其实纯粹由兴趣所致。但无形中我放弃了很多不值得读的作品,时间利用率是高的。

    后来才认识到这无形中捡了便宜。

  124. 刘未鹏 | | Reply

    可以,请随意 🙂

    • Yi M | |

      非常感谢!

  125. zhangyp | | Reply

    鹏兄,请教下,问什么现在我不能访问google的groups,pengba的列表倒是能看见,详细的就打不开了。DNS不会又不劫持了,我都换了好几个了,郁闷中。。。。。。。

  126. zhangyp | | Reply

    每篇文章都看了好几遍,从头到尾有一种彻底的“征服感”

  127. plhwin | | Reply

    哈哈,鹏哥的文章真是很让看着很爽,里面举的例子我很多都有同感,比如多年后的今天听到某一首歌,我会立马想起中学时代学这首歌,或者唱这首歌最深刻的场景,并由此可以联想到很多人,做了哪些事情。

    我卫生间虽然没有书柜,但是一直都有个习惯,去卫生间不带书是不行的。

  128. sun | | Reply

    写错了吧,Michael Binger,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不是教授,两个头衔,天壤之别啊。

    • pongba | |

      非常感谢,已订正:)

  129. YuS | | Reply

    终于见更新!

  130. blovefeather | | Reply

    @fntty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最少半个小时,打坐。效果也不错。

  131. slackcode | | Reply

    绝对是好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发现pongba总结得很好
    令到自己对日常生活时间进行了一个反思,发现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132. Chan | | Reply

    鹏哥是榜样,每次来都有收获。翻翻旧的也有很多收获:D 明天试试丢掉手机,关掉电脑半天体验体验。

  133. Shens | | Reply

    对于厕所书架的问题,从生理健康来说显然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这种境界是应该有的。

  134. Tony | | Reply

    鹏哥的文章,必读之

  135. adam | | Reply

    有关“流体验”的描述十分准确,应该是作者的切身体会,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全身心投入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感觉到相关的信息不可思议地在你脑子里面流动,不停的和问题进行碰撞,甚至感觉意识超出列自己的控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确实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136. adu | | Reply

    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一本书确实是一件惬意的事。还记得在学校时,周未去周山看书,太爽了。

  137. hdlover | | Reply

    现在我唯一能静下心来看书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唉!

    • hayate | |

      re,并且我只有在图书馆才能睡得好,床上就失眠。

  138. yimin | | Reply

    坐马桶上看书容易得痔疮。。

  139. 空白 | | Reply

    总算更新了….pongba大大,每天都等着更新….觉得看你的文章会有瘾 🙂 文章没更新的时候就一个人学会独立思考着你提到过的各种思维方式和原因,等到更新了,再继续补充,消化….
    PS:鹏大,每天都要打开你的网站看几次,话说这篇文章让我们等太久了吧:D

  140. 老陶 | | Reply

    不过人脑和一般的CPU有个本质的不同,人脑是MIMD结构。

    鹏哥熟悉认知理论,所以一定了解人脑本身是一个高度冗余的机构。然而冗余仅限于局部范围内,比如小脑主导动觉与平衡,脑干控制心肺和呼吸,大脑中额叶枕叶顶叶颞叶各司其职。这是经过漫长的训练过程后,人脑对于来自不同感知机构的信息可以并行处理,而处理的结果可以异步通信。

    这个过程我相信和您说的一样,需要专注而非频繁地切换任务。在大脑中加强某些重要的连接权的同时,弱化另一些不必要的连接。把自己的大脑训练成一个多核并行带流水线优化的系统。

  141. @QingFengLiuYun | | Reply

    好文。

    不过我在公交车上或者火车上看书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挺好,似乎是因为周边环境太差又很单调,注意力不得不集中到书上。

    反而是在安静舒适的图书馆办公室里看书效果最差,容易走神,时不时就想喝点水,遛一遛什么的。

    • aric | |

      我也有同感,我考研的时候无意在共车上翻书来看,结果记忆效果佳!~~

  142. est | | Reply

    正如LSSS所说的,大脑过于活跃会对符合习惯的作息时间起居规律带来一定影响,例如晚上睡眠紊乱之类的,这种也不可不防啊。。。。

    可以进一步修炼达芬奇睡眠法。。。哈哈。。。

  143. 李笑来 | | Reply

    我的卫生间里就有小书柜……嘿嘿。

    • E.T | |

      这样不会对身体有害处吗,嘻嘻

    • 刘金雨 | |

      很多人都说上厕所看书会得痔疮,但是我打小学开始就在上厕所的时候看书,经历了从蹲坑到马桶的这许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得过痔疮。。。(但愿不要一语成谶)

  144. 个个 | | Reply

    赞同。
    时间不光是长度问题,还有深度问题。

  145. fntty | | Reply

    我倒是觉得很多人(包括我)如果每天不停地想数学题会导致睡眠时太兴奋而无法入睡,从而导致失眠,那么因为失眠而导致的大脑休息不足进而导致的大脑效率下降该怎么解决?

    我觉得凡事都有度,该休息的时候少动点脑筋是必须的。

    • purenanya | |

      同意 我做project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苦恼不已……

  146. 枫影 | | Reply

    说的挺对的~思维切换一说很久前有看过类似的说法,不过你用的cpu比喻挺好玩的~

  147. whqnju | | Reply

    又仔细读了一遍,你说的那个“流体验”前段时间我也看到过。
    进入这个状态确实很难的,整个人会high起来,效率高,也不会觉得累。

    个人体会,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嵌入式系统中的搜索模块,做核心算法那时,确实难得进入了一下flow状态,
    加班也无怨无悔。这些这两天在写文档,写得我那个痛苦啊,不然也不会写到一半窜上来瞎逛了!

    扯开了,再说两句。我发现,如果不是进入flow,人干活就很容易拖延(procrastination),这个已经被承认是一种心理缺陷吧。可是,我老总在思考,对咱们这种比较喜欢逻辑思考的人,对于繁琐或者重复的事情不太敢冒,是很难进入flow的,这个时候咋办? 除了超强的责任心或者上头给的压力,还有啥心理暗示活动可以做呢?

    现在我经常核心内容干的效率比较高,之后就比较拖拉,很是郁闷来着。

  148. whqnju | | Reply

    加班一半,逛到这里,发现pongba新出文章。看了一下居然没有回帖,原来是刚写的:)

Leave a Reply to Night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