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掉书袋”、“读死书”这种修辞手法了。

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关于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

《找寻逝去的自我》上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这样一个任务:给你一个单词(如brain),要你寻找它的押韵单词(如train)。一段时间之后问你记不记得当时给你的单词是什么了。你可能会不大记得了。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要你寻找押韵单词,而是要你联想该单词的含义或功能(如brain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忆起来当时是什么单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对此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后一种记忆编码方式(称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记忆来

一个非常类似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只记了实验,忘了出处了,顺便请教知道的同学:) Update:感谢 Leeve 指教,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个关于记忆的浅层深层加工的经典实验,参考这里,论文原文可参考这里):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数一数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列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忆出更多?

这是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即: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原则上,在上面提到的两个实验中,两组被试都接触到了同样的单词,都记忆了同样的知识,但取决于在记忆的时候将哪些线索,多少线索和该记忆进行了挂钩,就决定了事后回忆(提取)该记忆的成功与否。

联系我们日常的经验,不难注意到,死板的记忆方式和我们常说的“理解记忆”正对应了不同的编码方式。书呆子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到最后如果你问他某书某章节讲了什么内容他能倒背如流,问他哪个例题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变种就傻眼了,因为他记忆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

然而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当然,众所周知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记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 Hilbert说:“是你.……”。)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希腊(或者古罗马)有一种著名的记忆法就是利用空间位置线索来辅助记忆,我曾经用过类似的手法,在小规模临时记忆任务中似乎相当好用,具体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习惯,经常跑到实体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浏览之后觉得不错的再考虑从网店购买。有时候我会一下看到好几本书,手头又没有带纸笔,怎么有效地记住几本书的书名呢?我发现要记4本书以上就比较困难了(具体数目可能因人而异),至少回头要想好久才可能想全。但我发现通过回忆当时手拿这本书翻看时所站的位置、面朝的方向等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将记忆“拉出来”。

事实上,不仅是位置,有研究表明就连当时的环境、味道、声音都被作为提取线索和记忆编码在一块了。例如,考试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发挥(记忆的提取)。

科学松鼠会上有一篇科普《气味与记忆——非一般的亲密》中提到:

我们的回忆很多都是和气味连接在一起的。当闻到某一种味道时会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比如端起一杯香热的巧克力饮料,想起了最初品尝巧克力的情景,将一块黑褐色的糖放入嘴中,浓浓的滑滑的,有一些甜蜜和温馨;再比如,夏天在暴雨来临之前,浓郁的泥土和小草味道,会不会让你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没有拿伞被大雨淋透的感觉,甚至串联起回家挨揍的记忆,屁股上还有点火辣辣的痛。而当我们想起过年,鼻腔里是不是也会有厚厚的爆竹烟火味道,仿佛立马置身于热闹的大年夜。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种味道想起一个熟悉的人,甚至是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

的确如此,我有时候会在看小说的时候放上一段背景音乐,之后每当听到这段音乐就想到当时看到的那段情节。

我们甚至会把语言背景作为线索编码进记忆。一项有趣的研究使用双语询问有多个答案的问题,例如:

“说出一个举起一只手并遥望远方的雕像”(“name a statue of someone standing with a raised arm while looking into the distance”),或者“在一个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中,双方因为家庭不同意最终双双殉情,故事的主角是..?”(“In a famous love story, what were the names of two lovers who died because of family disapproval?”),被询问的人皆是熟练的双语使用者。

结果显示提问所用的语言能够影响答案,例如第一个答案可能是“毛泽东雕像”或者“自由女神像”,第二个的答案则可能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用英语询问能够导致被试更可能给出英文环境中的答案,中文同理——当然,是相对于基线而言,而非绝对,具体可参考这篇(PDF Paper)

另一方面,在回忆的时候如果不能呈现当初记忆的时候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所谓的线索依赖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在线索依赖性遗忘中,你的大脑中并非没有存放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对,无法提取出来而已。

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方是:你要到图书馆去找书,如果你不知道索引号、作者名、书名等信息,你是无法找到你要的那本书的,尽管书就大摇大摆地站在图书馆里的某排书架上(注:严格来说你是可以找到的——一本一本翻看,看到那本书你自然会注意到是你想要的,不过很可惜对于我们的记忆系统来说似乎并没有这么一个方便的线性遍历机制——如果我问你,“对于数学你都记得哪些东西?”你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告诉我吗?)。

我有记笔记的习惯,我的电子笔记本里面有大量的文本片段,我按照主题组织他们,方便检索。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记得有某段材料,记得它的主题和大致说什么,但是缺乏某个关键字,结果就是遍寻不着,往往只能到处翻,同时提醒自己下次在上面多加几个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主旨,因为自己的习惯用词和作者的习惯用词往往不一样,在阅读作者的文字的时候,你也许下意识里会用自己的习惯词汇来重新表述这段文本,并存放在记忆中,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当要寻找的时候大脑中只记得自己的说法,却不记得作者原话了,然而为了检索到原始文本你必须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词汇来表述的。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可以在存放文本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段概述,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另一个经典实验则是关于抽象在知识的学习和提取中的作用的:

(其实这个实验我已经在博客里用过两次了)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

这个实验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推广),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释。

前文说的是记忆的机制、为何记忆的质量有高低、什么样的记忆和学习是更有效的。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 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没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执行。所以有了第二条——创造回忆既有知识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
    2.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的事情。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一个好的邮件列表和BBS也是不错的途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第三节:”教是最好的学“)
    2.2) 整理笔记:经常整理你的笔记——如果你没有做笔记,现在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我常常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往往是有偏颇的,或者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或者只关注了一个点,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留心一下你会发现记忆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Tip:我知道你懒(我也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创造整理笔记的机会,你可以使用一个不整理就难以检索的电子笔记软件,这虽然乍看上去是麻烦了一点,但他迫使你对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重读,并分类——你的记忆同样如此: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2.3)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个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是总结思维中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断与决策。“BetterExplained”系列则是按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进行更理性的判断;这些小主题都归结在“思维改变生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关于书写的好处,详细解释可参考《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3)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一个证据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导致所谓“天才综合症”的家伙具有超强的自传式记忆(注意,不是超强的一般记忆,而是自传式记忆)。另外我们在日常经验中也知道,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们所了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们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这被称为 theory of mind ),却不会将其与“我自己会怎么想”混淆起来,证明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关于别人的知识是泾渭分明的。

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也许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别人撞墙你也许不仅不疼还会幸灾乐祸,自己擦破皮就龇牙咧嘴了;别人的糟糕事情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教训。一个弥补的办法在于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虽然仍然不够亲身经历那么深刻,但似乎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了。由于我们真切地设想了自己处于这些场景中,在我们设想的场景中我们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当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当然,另一个经常被号召的方法就是实践,比起刚才提到的“虚拟实践”而言,实际实践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实际实践都是必须或者可能的。例如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倾家荡产一次才能领会到什么是金融市场中正确的风险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纸上演算一番就有数了。有证据表明非洲的一种鱼甚至都能使用简单的推理来替代实际经历,例如,如果它和鱼B有过一次冲突并失败了,如果它观察到鱼B和鱼C有一次冲突,鱼B失败了,它就能直接意识到它自己不是鱼C的对手,从而避免所谓“直接去经历一下”而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里的进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4) 抽象和推广: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未来”的知识,结果就是每堵墙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试试硬度。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或者我们常说的: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前面关于激光杀死肿瘤的那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抽象的价值所在,不加抽象的话,知识总是会和无关紧要(irrelevant)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窄的一个特定场景中,无法传播,抽象使其在知识树(for non-geeks:设想一颗倒长的树,根在上)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样,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将问题也抽象一下,剔除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以上这段介绍本身就有点抽象,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从大量的经济决策中得到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规律——经济决策可以抽象为对投入/回报比例的考量。这是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而在问题求解阶段,我们遇到决策问题就可以从投入/回报这个维度上来考量,而不是没头苍蝇一样这边看着想想也对,一忽儿又觉得那个选项看看也对。如果不懂得看到问题的本质(如:经济决策),便很难利用之前推广出来的结论(如:投入/回报,风险估计等等),而是会被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些可预期的非理性所控制(例如从众、从权威、甚至最可怕的行为陷阱——“推迟决策”),成为正常的傻瓜

5)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我之前做过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失败了;有一天我看到或阅读到某个人做类似或同样的事情,他成功了。我通过比较两人的差别,可以比较靠谱地推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成功概率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1) 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 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

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巴菲特的那本最近很火的自传《滚雪球》,开篇就提到巴菲特小时候第一次滚雪球的场景,“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 (虽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修辞或衬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归因倾向)这种手法读来令人倍感深沉,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强大而确定的因果之线,穿越60年光阴,将人一生所有的事情穿在一起。令人肃然起敬。然而这并不是事实,从一个单个个体的观察角度来说,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实在太多了,机缘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然而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客观”作家都很难抵抗这种演绎手法的诱惑,可叹的是这已经是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经历,拥有“虚拟”的多重经历的唯一途径。

观察、阅读,并别忘带着你的理性去审视(包括本文),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159 Comments

  1. main | | Reply

    但是自己如何制造出那些线索与之关联呢? 比如我学mysql , 有2个知识点:创建触发器、游标。过段天数后,我依然能想起大概,知道那些是做什么用的,但是实际去写的时候完整的语法还是要看着书能写出来。不知道有些知识,如何建立起线索。只有死记硬背。

  2. 奔腾-黑马 | | Reply

    感觉前辈和万维钢很像,都是大神。

  3. 我是你的主题曲哥哥 | | Reply

    现在进步如何了?

  4. 大熊猫是个贱兽 | | Reply

    你说的都是什么呀啰里啰嗦的,写记忆这种事也太抽象了吧,我竟然还看完了。还有你的标题什么机器智能与人工学习这都是些什么鬼?

  5.   | | Reply

    看完后,我还有疑问,如何抽象知识呢? 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经过抽象得到的知识本质是不同的。
    比如文章提供的材料(攻陷堡垒),如果放在友情当中,抽象出来就得到团结就是力量。

    • chenruoruo | |

      个人认为此处的抽象思维是指以最简单的语言描述,至于这种最简单的语言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数字,字母,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抽象的知识,因为不具体。
      对于前辈讲的方法,我理解为我们显现在眼前的事物总是纷杂修饰过了的,而我们所要做的是摘掉它们的面貌,找出最本质的架构,就像小学学语言时讲的对长句进行缩句。
      如攻陷堡垒:可以画画表示,一幅画可以是一个大石头,旁边投来一束强光线,而周围的草都枯萎了;另一幅画同样的大石头,多数弱光线袭来,但花草依然生长。如此标记的目的仅仅是加深你的印象,让你能够在其它众多纷杂的事物中找出和它相似的事物,进而找到解决方法,并不局限于你一定要用一段语言概括它们的名称,自然,你可以把你整理的一个标杆当作他们的总称,因为你一旦想到你当初总结列的标杆,你就自然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了。
      至于你说的抽象出来得到团结就是力量,大体上无可厚非,只要你想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就可以应用到所有以后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上,你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不过还想说一点:你抽象的团结就是力量,作为理工科生而言,不够准确,我会强迫症的告诉自己,你总结的只是一部分,只是事情解决方法,并未总结出事情的起初目的,事情的限制条件。兄台,不喜勿喷啦。

  6. yy-on-the-way | | Reply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推荐博主的书《暗时间》,这才关注了博主,看了你的文章。很不错!
    “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这个很赞同!

  7. 钟传祎 | | Reply

    我的博客学科作文教学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dd823f0102w8tq.html,期待您的光临,并希望多多交流!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出:把课堂笔记变成作文,把问题变成作文,把对话变成作文,把作业变成作文,把情景变成作文,曾经转发过您几篇文章,非常感谢您的思考。

  8. 钟传祎 | | Reply

    非常好的内容!一直在做学科写作和学科学习的尝试,提出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9. 藍-乐调 | | Reply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10. 寂寞沙洲 | | Reply

    顶礼刘老师,文风清新、语言易懂、方法实用、论证充分,感谢分享,向您学习。

  11. Niclaus | | Reply

    1.打球的时候忘了半个小时前看的科比教你背身单打技巧。
    2.洗衣服的时候忘了女朋友交代必须和深色衣服分开。
    3.拍照的时候忘了前不久看过的拍照姿势大全。
    4.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忘了看过的《进化心理学》和《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告诉你的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且如何处理。
    5.每天早上听“罗辑思维” 6:30 发来的排在公众号顶端的60′ 语音,回复并看完当日文章后忘记。
    等等。

    似乎花了很多时间浏览的文章内容,大部分时间都不能清晰的在相关时间发生的时候给予立即的反馈提取。

  12. 马德棚 | | Reply

    看了你的文章受益匪浅,谢谢

  13. 王旭 | | Reply

    刘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在你的博客里我收获很多,我在您写的一本叫《暗时间》的书中看到您写到你去书店转时记住书名的方式,通过你翻书时的位置。朝向…..一些看似关联性不大的信息事实证明确实对我们的记忆有所帮助。这一点我很赞同。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刘老师是不是也辅修过医学类的呢?

  14. Ohyes | | Reply

    博主你把排版做好一点,会有利于我们记住你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同时也能节省我们阅读时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做这件事情

  15. 梁健鸿 | | Reply

    怎样对问题和知识进行抽象?

  16. 李光琼 | | Reply

    我试着总结一下,记忆程度由它在脑海中的编译方式决定,编译程度越深,与其他记忆联系越广的记得越牢。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便是不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17. 聂仔 | | Reply

    一大堆心理学

  18. ilis | | Reply

    我把你的文章写进OneNote笔记本中了

  19. 王龙 | | Reply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 王龙 | | Reply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1. WInfantasty | | Reply

    学习了!谢谢

  22. 偷月沁白 | | Reply

    想博主推荐study less and learn more
    个人是这本书的实践者
    书中方法和理论都很完善

    • 偷月沁白 | |

      比如 关于笔记书中提出好几种笔记的方法
      还有‘比喻法’ ‘内在化’ ‘简图’等
      也有着完善的理论

  23. LEo | | Reply

    这篇文章早就做了书签,没想到现在才有机会细细的品读。博主写文的风格很是严谨,博文的内容发人深省。
    关于这篇博文的核心思想,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对资源的索引程度决定的了资源访问的难易。用在知识的学习上就是博主您给出的方法为我们的存储的知识增加和维护索引。

  24. 蒙面超人23 | | Reply

    书到用时方恨少,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描写的无疑是读书的悲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但书读得多,也未必能用得上,因此必须讲究学习的有效性。何为有效的学习?即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何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在恰当的时候能把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快速自动地从你的脑海里提取出来。读书不能死读书,要结合线索(包括热力光电声以及经历),也要触类旁通。不要为了记忆而记忆,要为了应用而记忆,别人的东西如果事先不经历自己的过滤就拿来使用,那么你就等同于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25. Jayzee | | Reply

    在对记忆编码的时候,线索越丰富就能越方便以后的提取,比如当时的语音环境、问题背景、空间位置,甚至声音和气味;然而如果只是把线索停留或者集中在“表象”而非抽象,那么就不便于知识的转移,有时候我们需要对记忆进一步抽象,使它的规律更具普遍性,即使可能丢失细节,但往往是知其原理变化细节是可以反推出来的。谢谢刘未鹏教会我们思考!你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6. FansUnion | | Reply

    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学校的学生来说,很难经常上网阅读博客

    现在情况早就改变了。上网很方便的。

    即使是09年我读大学那会,学校上网也是很方便的,可能每个学校情况有所不同吧。

  27. 徐二二 | | Reply

    比如你看了楼主这篇文文,没有消化为自己的东西。事实上就浏览了一遍楼主自己思考出来的成果,却自以为又收获了不少而得意。
    至于过滤,相当于内部消化吧。结合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28. 2141234 | | Reply

    非常棒的记忆方法。。。。

  29. 左岸咖啡 | | Reply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学会过滤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太重要了。面对每天大爆炸的信息对扑面而来,各种报导评论应接不暇,真真假假的,如何去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得出自己的思考结果,这里面所涉及到的方法还需要楼主细详细说一下,或者有什么推荐的书籍。

  30. Geeky | | Reply

    刘未鹏老师您好~本文中提到了一些怎样学以致用的方法请问有没有介绍学以致用的方法更为详细具体的书?

  31. _包罗万象_ | | Reply

    让我想起我的记忆宫殿还没看完呢

  32. Crazykoo | | Reply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这个让我想到了戚继光抗倭寇的时候采取的阵法,“积弱成强”。PS.感谢博主的分享。对我帮助很大。

  33. Crazykoo | | Reply

    “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虽然有点扯,但是在大学(本人系普通的本科生一名)考试的过程中,这种编码方式还是能够保佑我不挂科的。。哎。。。但是出了社会这种编码方式再不变,碰到需要变通的问题就彻底傻眼了。

  34. lighter | | Reply

    挺有深度的思想,值得学习。

  35. _小毛童鞋_ | | Reply

    您的文章解决了我近一年以来的一些学习上的困惑,不单纯是记忆上的….

  36. Anemone | | Reply

    有很多观点跟【脑内革命】那本书比较接近,因为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关于大脑与记忆学习法的书籍就是那本书,而起看了好多遍,到现在也一直用的记忆法就是图像记忆,比较好用。这书现在基本买不到了,不过真的很实用。

  37. ongoing | | Reply

    有个小建议:文章中的引用统一采用斜体字,这样阅读的时候有点困难,换种方式会不会好点?换颜色或者其他字体之类的

  38. 鱼小仙儿 | | Reply

    关于提高记忆的方法,也有过一段时间的盲目寻找。不过,总结来不外乎2个方面。一方面,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要有太多烦心事,给脑子腾出点空间。另一方面,就是找寻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在这里贡献一个简单的,容易实施的记忆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之后会做出解释。
    这个方法就是把你要记忆的东西隐射到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场景中。比如你要记住小猫,衣服,闹钟,电脑这些没有联系的东西。你可以在头脑中先勾画出一间你最熟悉的房间(比如你的卧室),然后把小猫房子卧室的窗台上,闹钟放在你的床头,衣服挂在你的卧室门背后,电脑房子写字台上,即便你想记一辆坦克,也可将它停在你的卧室中央也无妨。有了此番场景,我想即便过了一段时间,只要能想到那辆停放在中央的坦克,也就能想起小猫,衣服,闹钟和电脑了。这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比起把东西逐个放在一排抽屉里,你的卧室更容易引起记忆的共鸣。
    但是,个人觉得这个方法虽好,但是局限性太大。首先,这个方法只适合记一些有形的物体,或者一些无关联的单词。如果你想记住一篇文章的内容,或者背历史课本中的信息,又或者被英语单词等。这个方法,貌似不太适应。
    其次,你要回想一件事情时,需要经过2个步骤,先想到你的房间,再定位你需要的物件。就好比需要编码和解码一般,速度上有些限制。回忆时都要转几个弯,连贯性有限制。
    最后,我自己还没想出有什么有效地改进的方法。只能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了。
    以上是个人拙见,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教。

  39. shanzhu779 | | Reply

    两年前我看了一本很小很小的书,是佛洛依德写的(貌似是),大概是《无意识与学习》,不太记得了。说是“想记住一件事,你得先跟他发生感情”——后来我就意识到我得给自己加一点感性因子。其实这一块我自己有过一些关注和理解。还有维特根斯坦哪一边书上也说了,“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那么你就理解了”。你这篇文章写的有血有肉有骨头,而我理解的都只有骨头。算是给我好好补了一课。

  40. jackchan | | Reply

    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思想,这篇讲的是关于知识的有效提取,学到了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更看到了作者在思考的深度和力度:什么是知识的有效提取–>本质是什么—>如何做到知识的有效提取,以及背后的思考的思想。
    真的很受教,谢谢,尊称一声刘老师

  41. Priezt | | Reply

    看了这篇博客,说“胜读十年书”,一点不为过,很多观点之前都有些朦胧的意识,但却不成形,看完之后有豁然之感,可惜的是09年的文章到现在才有幸拜读,可喜的是终于没有错过。

  42. AndrewXiang | | Reply

    现在才发现,感觉有点晚呀。不过,下定决心努起立来也能赶上的吧~~

  43. 带pose的熊 | | Reply

    喜欢最后一句话。

  44. Pingback: 暗时间
  45. 天珠变 | | Reply

    反复看了几遍这篇文章,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通过不断的联系某天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记忆的方法。 谢谢 分享

  46. Carmen | | Reply

    你好!很喜欢你的博客,推荐给了很多朋友
    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有订阅一些博客,我分在一些文件夹,可是发现后来越分越迷糊了,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分类,然后来查阅,包括我用evernote来记笔记写日记,也有类似的情况

  47. 林科 | | Reply

    向博主推荐 Harry Lorayne& Jerry Lucas 的Memory Book. 我也是在跟博主做了非常类似的思考找到这本书的。 这本书更加详细的阐述了对不同事物的记忆方法与技巧,Link, recall 和Association 都是其中阐述了的类容。 希望对博主有帮助

  48. jinxinhou | | Reply

    无意中看到您的博客,觉得写得很好,学到很多东西,以后还会常来看的。

  49. sting | | Reply

    看了你的文章,收益匪浅啊。。我也有一个小博客,正慢慢经营,希望支持,互相进步(虽然是跟你比起来微不足道)www.qswoo.com

  50. ugg Bailey | | Reply

    现在记忆明显不如从前了,写些博主推荐的方法。

  51. Michael Chen | | Reply

    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

  52. Whitney Houston Lyrics | | Reply

    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前面关于激光杀死肿瘤的那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抽象的价值所在,不加抽象的话,知识总是会和无关紧要(irrelevant)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窄的一个特定场景中,无法传播,抽象使其在知识树(for non-geeks:设想一颗倒长的树,根在上)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样,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

  53. Sefler | | Reply

    很不错,有深度!

  54. 张帅 | | Reply

    你好,我无意中发现了你的博客,在这里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发现你的分类主题的每一个标签都是我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心理学、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我本科在吉林大学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现在正在读计算机的研究生,与你的经历惊人的相似。我也梦想着能进微软亚洲研究院,只是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而自己能力却依然没有很大提升。我会一直关注你的博客,真的学到了很多

  55. 则道 | | Reply

    在书店干嘛不用手机记录呢?

  56. gavin297236 | | Reply

    首先 ,我对你的方法 不赞同,你的方法都是西方那套逻辑,求证 理解 然后形成理论 ,理论之间理解部分很多 ,让人看的眼花燎乱, 还是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 , 希望楼主 多中国文化有点了解。

  57. gavin297236 | | Reply

    影象阅读 就很 不错。

  58. wct | | Reply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这句话没法理解,博主能不能解释一下。
    过滤是怎么个说法?

  59. Lin Zhi | | Reply

    Beautiful words.
    Sophisticated and advanced.I enjoy reading all your articles so much.
    My honor to know your blog.

  60. 针孔姑娘 | | Reply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很赞成这句话哈,特别是来读大学之后,更深有体会,刘老师的分析果然很透彻,读你的文章受益良多!

  61. Joseph Chen | | Reply

    我还是不明白你的“第一原则”到底是什么。比如abstract algebra, we can say that the basic idea is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algebraic relationship) only, but ignore the nature of each entity. What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abstract algebra? You can still give me other e.g.s. Thank you.

  62. sophiasakura | | Reply

    一个小小的错误:
    倒数第二段中提到《滚雪球》,这本书应是巴菲特的传记,而不是自传。它的作者是施罗德。

  63. 了了 | | Reply

    刘兄你好,很有收获,谢谢。我们从来接受的教育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真理,本身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好像纵容我们不爱思考,不动脑筋,总是不断的重复别人的错误,因为“躬行一事”的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很多人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我们总是听到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呵呵。

  64. ccgk | | Reply

    不错,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实践。

  65. niuniu | | Reply

    我看了search for memory之后觉得这本书在总结memory and amnesia 领域的研究结果。并且在其中参入作者自己的主要工作结果,就是作者所说的“内隐记忆”。并且用这个观点去解释几乎所有他讲述到的问题。
    看了你这个文章,很佩服你的拿来主义,我觉得活用了你所看到的、学到的,并用之解释你的观点。我要向你学习。
    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不解,为什么人对创伤记忆的深刻度要远远大于快乐的呢?(尽管我相信两只都会有遗忘的情况发生)???

  66. ollydbg | | Reply

    写得真不错,虽然好久没有来你这里逛,但是今天仔细把这个文章看完,觉得你写的很有道理,而且很多还是自己亲身有体会的。关于做笔记,我现在常常就是 Google docs里面直接记录(这样子搜索特别方便),其他的,目前除了用“书写”的方式来记忆和学习外,我还推荐使用”屏幕录制软件“,自己给自己录制一段视频教程的方法。这样免去打字烦恼,以后复习的时候直接看视频教程就可以了,呵呵。

  67. 紫苑918 | | Reply

    紫苑918
    http://www.jeepy.cn

    朋友您好,我站
    IP=5500
    pr=3
    如果您不嫌弃我站,可以和贵站做个友情链接吗?我期待我您合作,期待中……请Q我 837874748

  68. 孙波 | | Reply

    很适合用来记单词…
    写的很用心

  69. eflysky | | Reply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数一数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列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忆出更多?

    数一数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是否就是机械的记忆单词的音节?!

  70. chris | | Reply

    请问楼主用什么笔记软件? 多谢! 我一直用Cyberarticle,现在的版本还有些设计不是很体贴:)

  71. J L | | Reply

    在路上想, 人的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比如, 非常强大的打比方方法,前几天打过一个比方: 奖金就像人妖。

    人的所谓思想不是凭空来的, 总是他的经验, 知识的积累, 所以, 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背景。 但背景只是一个方面, 比如, 有些人可以: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那么, 我要怎么样做才能跳出这种桎梏? 扩充自己的能力?

    正好看到这篇强大的文章, 很好。 很和谐。

  72. freedom | | Reply

    鹏哥,您好~
    我又是那名大学生.最近看了一本记忆方法的书《记忆王中王》,一名德国脑力大赛冠军写的书,感触颇深。
    他所说的记忆方法按7个步骤走:转换-联想-想象-情感-逻辑-定位-图像化~各中的意思我想鹏哥都猜得到,我不在熬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所谓的“超级组合”—-即把要记的东西与已经记忆的东西联系组合起来,揉成一块,你记熟悉东西的同时把要记的东西一并记住了(和你所说的编码非常相似).这的确是很牛的一种方法,e.g.生活琐事中的一件:你总是忘拔电源插头(烫发夹不拔插头会烧坏,甚至引起火灾)时,你可以这样来记忆,想象插头很难拔出来,非要用十分力气你才能拔出来,想象你每次要拔插头的时候都要活动活动身体,然后用尽力气去拔插头,你就会对插头印象非常深刻,自然会记得去拔!
    还有一个例子:要记住3,10,4,3,5,4,7,1,8,3,5,4几个数字可以编个故事:一位美女(3,美女身材凹凸有致,侧面来看体型为3的曲线线条)在打棒球(10,棒和球)时,一杆挥去打沉了一只帆船(4,帆像4的形状).美女(3)惊恐万分,站立不动,直到一只吊钩(5,形状像5)把帆船(4)打捞上来.正在这时一位杵着拐杖(7,不用多说,像7)的艺术家,想用一只铅笔(1)想把这情景画下来,但时间有限他在旁边放了个沙漏(8),所以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惊恐的美女(3),吊钩(5)和帆船(4)画了下来,他也因这幅画得了国际大奖!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位置记忆法,我不再熬诉~
    在这里我有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每次我我想知道今天上什么课时,总是要问同学.其实我记过课程表的.但随着课程的临时变动,我感觉记不到今天要上什么课,总是硬回忆,机械回忆,回忆上周我这个时候在干什么~但效果不理想,我就想问记忆的提取效率怎样提高,,不用再把线索在脑中过一遍,”一想就能想出来”是否有其他捷径可走?

  73. Module77 | | Reply

    请问一下,我可以转载你的文章吗?我太喜欢了, 就当是一种收藏也行。

    • 刘未鹏 | |

      当然可以

  74. allways | | Reply

    文中引用Hilbert的例子时,有个小笔误:wunderbaschon 估计应为德语 wunderschön或者wunderschoen(o头上有两个小点,是德语里特殊的字符,可以用oe代替)。

    此外,该例子和同段前文所说明的“理解记忆”以及基于一般性原理需要时再自行推导,似乎联系不是很大。Hilbert没有使用理解记忆,也并没有从中推导出作者是谁。是否是我个人理解问题,还请楼主指正。

    瑕不掩瑜,感谢楼主的精彩文字!

    • 刘未鹏 | |

      谢谢更正 🙂
      P.S. 我举Hilbert的例子是想说明:Hilbert即便已经忘了这个定理,甚至忘了是谁得出的这个定理,以他的脑子也还能再推导出这个定理来。

  75. resteven | | Reply

    你好,觉得你的博客内容很不错,能否交换个链接,我的:商业哲学评论

  76. zingcube | | Reply

    我有一个疑问,以上实验的前提都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默认了大脑会记忆你想要记忆的东西。虽然不懂专业术语的讲法,但是我们通过经验也能知道,很多时候的记忆是出于无意识的,还有的时候是有取向性的(仍然可能发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比如说要记忆brain这个单词,我们放在大脑里面的命令是记住它的读音拼法词条的意思以及几个例句,但是刚好我们利用了Google去查了一下这个词,结果我们发现了很多图片和视频,于是我们的大脑很可能会有取向性的去选择它喜欢的记忆方式和记忆对象,甚至完全偏离我们已经定下来的记忆目的。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很好的使用这个词。
    也就是说不是你想让大脑记什么它就记什么,大脑的某些机制对记忆方向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干扰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散这些有益的干扰项目扩大干扰产生的影响力。所以就拿掌握语言来说,我更倾向于有声读物的学习,比较起来,我就更更倾向于电影等媒介的方法,它能无限地加深你对一个语义的理解。当很多人觉得它很花费时间的时候却忘记了它深刻的影响力在于这种多媒介的记忆方法让你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至于到后来你不用每个单词都去找一部电影看,但是有几部电影你都看烂了,让你掌握了一种模拟场景掌握新语义的能力。
    但是学校的教育却偏偏不注重这一点,哪怕是有条件的大学。不依赖大脑规律,让学生们去做很多无用功,学生觉得无用了也不再去做功,可以说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

  77. Sean | | Reply

    一直关注鹏老大的文章,收获颇丰。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感觉看论文一般,思路流畅而严谨
    不但要学习文中的深刻内涵,还要多学习学习老大深厚的笔功
    谢谢

  78. yoyo | | Reply

    谢谢刘老师。
    一直以来都在阅读,但很多时候书看过了之后,对其中的意义说不清楚
    看了您的博文,我想我该慢下来,想想,整理一下

  79. 新品种 | | Reply

    boston legal里面好几次提到,人类由于过度的悲伤或受惊,大脑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自动将引起这种悲伤或受惊的片段“删除”,这个说法有没有考证?

    • 刘未鹏 | |

      也许你可以参考wikipedia上的资料:

      The existence of repressed memory recovery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accepted by mainstream psychology,[25][26][27][28] nor unequivocally proven to exist, and some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human memory feel that no credible scientific support exists for the notions of repressed/recovered memories.[29] One research report states that a distinction should be made between spontaneously recovered memories and memories recovered during suggestions in therapy. [30]

      v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ressed_memory#Controversy

  80. youKnowMe | | Reply

    学会过滤,别人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 youKnowMe | |

      是别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81. blackball | | Reply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很赞同这两句话,很多的演讲者煽动性的语言就很容易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而沉浸“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但是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于这种反身思考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很快的意识到自己在跟随别人的思想跑迷失了自己,有的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如何“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其实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的事情,就像鱼的想象力很难突破水面一样,当然前文谈到的换位思考确实大有裨益,但往往因人而异(比如“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思考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有的人习惯否定别人,有的人习惯奉承自己,是否得到真正的知识个人觉得应该先透彻的理解问题摆正思维立场。

    • 刘未鹏 | |

      是的,知易行难,这是一个漫长的磨练过程。

  82. 新品种 | | Reply

    临晨,刚刚看完一半你的新文章,但是太晚(早)了,留一半有精力了再看,现在看的话这个记忆深度不够:)

    我01年左右开始关注心理学相关,但一直没有你所谓的“密集阅读”,07年因为女人的关系渐渐开始主动的去读相关书籍,最近算是达到了一个高潮,原因是通过“槽边往事”找到了您的blog,谢谢!

    晚(早)安

  83. iamsujie | | Reply

    来犯一下职业病,我发现你是有几个系列的
    比如:[BetterExplained],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逃出你的肖申克
    可以说明一下它们各自的定位、目的、目标用户啥的么,呵呵。

    • pongba | |

      《逃出》主要介绍心理盲点,思维谬误。以及如何避免掉入陷阱。
      《BE》主要解释事情,什么事情都可,只要觉得自己的解释有一定的深度,对自己来说是之前没思考过的,都会写一写。还是思维为主。
      《习惯》是之前一次闲散的总结,不成系统,呵呵 🙂

      目的嘛: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他最重大的工具,所以我相信不管什么行业,锻炼思维,了解自己的思维(特别是思维的弱点),对于更好的学习、判断、决策、解决问题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84. windam | | Reply

    这篇文章的脉络就是如何学习的典范了。

    举例->抽象->类比->总结->实践

    非常感谢pongba老大的这篇文章的实践部分,最近一段时间读书不少,但是学习的深度却不够,很少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却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哪些缺陷。

    • 刘未鹏 | |

      不客气,一起学习 🙂

  85. 蓝皮 | | Reply

    很多时候,知识已经被有效存储好了,但却很难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所以我想刘兄再总结些提取的方法。

    • 刘未鹏 | |

      有效地存储正是为了有效的提取,所以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在说如何使知识能被有效的提取。
      当然,这个主题的总结还没有结束,我还会继续学习和思考,并总结成文字。

  86. ds | | Reply

    厉害,一出就是这么多。。细看ing

  87. Leeve | | Reply

    那个实验应该是Craik和Tulving在1975年所做的经典实验。
    要求被试记忆不同的材料。一种任务是分析词形,另一种是比较词的读音,第三种任务是分析词义。
    第一和第二种任务只要求被试做浅层加工,只要记住材料的形、音就够了,而第三种任务要求被试做深层加工,要求被试了解材料的意义联系。
    结果发现,被试对第三种材料的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对第一和第二种材料的记忆成绩。
    进而说明加工深度与记忆成绩间存在因果联系。

    • 刘未鹏 | |

      非常感谢 Leeve 的指教,就猜到这里高手多! 谢谢 🙂

    • Leeve | |

      不客气。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凑巧知道,做个贡献^^

    • 刘未鹏 | |

      已在文中加了一段 Update,如下 🙂

      Update:感谢 Leeve 指教,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个关于记忆的浅层深层加工的经典实验,参考这里,论文原文可参考这里。

  88. key4ever | | Reply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这个很实用。

    • key4ever | |

      有个朋友在公车上或一些空闲的时间会给我说写我不熟悉有关的领域的知识,一方面能给我介绍新的知识,另外他自己加深记忆。还有想到在学习某一样东西时想想怎样跟别人复述和介绍,可以梳理思维和锻炼表达能力。

  89. FTS | | Reply

    ……最近阅读了刘先生的文章,很有感想。你教会我学习思考的方法。在此感谢一下!
    我有一个建议是: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学校的学生来说,很难经常上网阅读博客,
    我觉得,你可以整理一下你的博客出版一下,虽然有点商业成分,可是本人觉得
    这种商业成分是值得容许的,因为文章里体现出了某些价值~

    • key4ever | |

      呵呵,如果是大学就不会没时间了。
      这个建议不错,期待鹏兄把博文出版。

    • 刘未鹏 | |

      谢谢你的建议,不过我个人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也许再等两年吧 🙂
      我的发文频率很低,文章数目也很少,而且99%是文本,你也许可以考虑把文章拷贝保存在本地?(我一直没高兴折腾一个PDF合集,毕竟网络很普遍了,加上刚才说的几个原因)

Leave a Reply to 刘未鹏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