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订RSS:RSS Reader是个时间黑洞。就算mark all as read,在有大量feed的情况下,也会无形中消耗掉大量的时间。我们一旦订阅了某个RSS之后就会倾向于不肯退订它,心想也许某天有个重要的信息会从那里得到。这其实是源于人不肯"关上一扇门(即便门内的收益概率极小)"的心理(参见《Predictably Irrational》);而实际上,关上一扇门,有时能够增大收益期望。仔细观察一下reader里面的feeds,有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把那些没价值的或者价值很小乃至于不值得每天被它骚扰的,全都退订掉。不要舍不得,那些一个星期都没出现让你眼睛一亮的内容的feed,很大的可能是永远也不会出现。就算可能,也别担心你会漏掉什么宝贵信息,真正宝贵的信息,在其他来源你也会接触到的。一开始我的Greader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内容,每天都是1000+,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除了信息焦虑,实际上有价值的内容不多,现在,我很高兴地发现自己摆脱了这种状况,我持续不断地退订feeds,留下的内容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精,带来的阅读焦虑也越来越少。(顺便推荐一个东西,aideRSS,初步使用,感觉对订阅reddit这样的每天更新大量内容的feed很有用)。
Articles from July 2008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一):学习与思考
1. Google&Wiki(遇到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学习某个东西做功课(homework)最先用到的东西。 2.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如何选择经典,可以到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评价,综合分析一下。 3. 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4.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知其所以然(以算法学习为例)
其实下文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所有学习都是同理的。只不过最近在正儿巴经地学算法,而后者又不是好啃的骨头,所以平时思考总结得就自然要比学其它东西要多一些。 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算法书的讲解方式都是欧几里德式的、瀑布式的、自上而下的、每一个推导步骤都是精准制导直接面向目标的。由因到果,定义、引理、定理、证明一样不少,井井有条一丝不乱毫无赘肉。而实际上,这完全把人类大脑创造发明的步骤给反过来了。看起来是阳关大道,实际上车马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