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思考

豆瓣上有人问起平常是怎么看书的,遂总结了几点。

阅读的方法

  • 读的时候有轻有重,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具体哪些地方快哪些慢我一时也整理不出来什么法则(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 举一个例子:以前我读书是流水帐式的,现在我一定会先把目录很仔细的看一看,目录往往包含了最高层的知识结构,然后我会挑选看上去最有趣的部分阅读,如果发现需要用到前面的内容就跳到前面补充一下。一般来说,最有趣的部分读完之后,其余部分也就不那么紧急了,大可以轻松地看一看。
  • 此外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加深印象;看到觉得重要的地方,要随手做笔记,就算以后不看自己的笔记,单单是记下来就能极大加深思考。
  • 有的书整个就可以略读,因为其中有意义的地方并不很多(但又不能绝对不读,因为毕竟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譬如《专注力》我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读完了,主要是看里面的一些例子,作者的解释我发现不需要细看,有了例子自己就可以分析,没有作者的解释先入为主反而可以分析得更彻底些。另一方面,《社会性动物》就花了好几天,因为里面的思辨密度很高,值得仔细分析甚至参与作者的思考。

阅读的分类

  • 我一般把书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的。一类是思维的。(当然,还有第三类,就是娱乐的,不作讨论:-) )
  • 一般来说我更倾向于阅读培养思维的,譬如《你的灯亮着吗?》、《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数学与猜想》、《Ask the Right Questions》……因为思维方面的东西是跨学科的,任何时候都用得上。并且,反之如果思维没有培养好的话,学习东西也容易走错方向或者事倍功半。当然,话说回来,光看思维方面的书,不去选择一门或几门领域知识,也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这里所谓“更倾向于”是指时间分配方面的。
  • 时间分配方面。一般是在学习知识性的东西的过程中抽时间阅读思维方面的书,边学边思,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锻炼思考的能力。此外,思维方面的书,我认为是读得越细越好,读的过程中思考得越深入越好,切不可观其大略只求理解。理解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像XX一样思考",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同时也需要站到他人位置上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即"穿上别人的鞋"),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将他人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
  • 方法方面。(我现在认为,)知识性的东西,在学习方法上最重要的应该是注意两点:1) 观其本质。2) 观其大略。此外,只有当急着要用的时候,才需要去注意技术细节。值得补充的是,我的意思并不是什么细节也不看。有些细节是重要的,80%最重要的细节往往能在20%时间内掌握。剩下的用到的时候查查就差不多了。

阅读的习惯

  • 任何一点时间都可以用于阅读。举个例子,我每天都会走去食堂,从实验室到食堂的路上一般有4~5分钟,我发现起码可以读两页书(而且还不是那种小说书,而是知识性的书)。每天两页,两百页的书也就3个月就读完了。点滴的时间汇聚起来就是一个“长尾”,想一想,每天有多少个这样的4~5分钟,3个月就可以读完多少本书。(豆瓣上有一个小组“走哪都带着书”)。利用这种方式的阅读,读完之后就像根本没有花任何时间一样。
  • 一旦停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拿起来读了。所以一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往往到最后会变成了“整天晒网,永不打渔”。一本再厚的书,只要每天看一点,总有看完的一天,而且完全可以算出来需要用多久就能看完。反之则永远没有开始的那一天。

思考的习惯

  • 阅读过程中遇到任何值得思考的东西,可以放在任何大脑有空闲的时候思考:刷牙洗脸时、休息时、走路时、睡前等等。我相信一旦成为习惯,就连自己觉察不到的时候,无意识层面都在思考,积累起来就悄悄利用了别人无法利用的好多时间。此外对知识的更深层思考也能够极大地加深记忆。
  • 思考绝对不是一件疲劳的事,而是一件放松的事。

19 Comments

  1. keyeechen | | Reply

    阅读如果只是吸收作者的观点,确实和没有看差别不大。

  2. keyeechen | | Reply

    思考其实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来说都是轻松的事情,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放弃思考的原因。因为思考需要全情投入,而且特别是新知识,要投入的时间还通常是未知的。

  3. 肆姑 | | Reply

    你的头像好销魂

  4. 陈成博 | | Reply

    楼主能不能将怎么样划分思维和知识的原则详解下。

  5. 蒙面超人23 | | Reply

    阅读是良好的习惯,不过需要花点时间,就看你乐不乐意了。喜欢阅读,喜欢思考,不要单纯地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为了思考而阅读。思考是人都会,但思考的深度因人而异。思考的深度取决于阅读的深度,深度深说明你不单只读文字,还读了人生,思考的深度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延续。

  6. lanxzh | | Reply

    楼主,个人感觉你解释问题的迂回方式不是很好,有价值的论述往往是讲出论点,指出不足,请参照培根文集。文字中迂回的地方太多了,往往讲不出层次,重要的是容易造成逻辑上的不严谨,比如“80%最重要的细节往往能在20%时间内掌握。剩下的用到的时候查查就差不多了。”反之,是不是80%的时间用在了20%不重要的细节上了呢?那么收效又在何处呢?

    • zh | |

      你可能咬文嚼字了或者没有联系上下文只抓了这一句。。博主的意思是知识性的书籍抓本质,不要扣细节,细节在用的时候查就可以了,本质方法抓住了,细节也不怕了

  7. 杜逸超 | | Reply

    请问80%最重要的细节为什么往往能在20%时间内掌握呢?

  8. 乜乜 | | Reply

    路上看书这一点我不太认同,人的记忆是会遗忘的,当你每天路上看几页,如果你不是一个持续的时间看书,可能收获不会很大。

  9. 解范儿 | | Reply

    订阅你的博客很久了,怎么最近好长时间都没有更新了,不要放弃你的读者。

  10. 贺昌 | | Reply

    以前看这篇博文的话肯定没什么感觉,现在看却知道一些又感悟一些~
    阅读真是个不停止的征程,在经意中完成就可以了,以前刻意追求却时时没有拿起书本,现在随意阅读,就开始有点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了…

  11. 张健飞 | | Reply

    1 将所读的书分类
    2 抓住点滴时间阅读

  12. MATILDA | | Reply

    高中的时候无意中撞到你的博客的。
    现在大二了。。。我又回来了。。。SO HAPPY,
    准备用你博客上 文章 的方法学习
    我找不到张振的博客地址了,可以发我一遍吗

  13. LEO Gong | | Reply

    GOOD

  14. 彭俊 | | Reply

    读完你的一篇博文,我大概要半个小时

Leave a Reply to 乜乜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