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亚在他著名的《How To Solve It》中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用一个缺了一条边的正方形围栏围住一只动物(狗、黑猩猩、母鸡、人类婴儿),在围栏的另一侧放上一个被试很想要的物体(对动物来说是食物,对人类婴儿来说是有趣的玩具),然后观察他们各自的行为。发现,狗在扒着围栏吠了几声发现无法通过的时候,不久便学会了从围栏的缺口的那一边绕出去,母鸡则朝着围栏一个劲的扑腾,不会想到绕弯子。此外,人类婴儿很快就学会了绕过障碍;而黑猩猩也学得很快(黑猩猩是和人类最近的灵长类亲属)。这个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动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化而来的、天生的、硬编码在大脑的神经元网络里面的。
Articles from April 2008
阅读与思考
阅读的方法 读的时候有轻有重,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具体哪些地方快哪些慢我一时也整理不出来什么法则(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举一个例子:以前我读书是流水帐式的,现在我一定会先把目录很仔细的看一看,目录往往包含了最高层的知识结构,然后我会挑选看上去最有趣的部分阅读,如果发现需要用到前面的内容就跳到前面补充一下。一般来说,最有趣的部分读完之后,其余部分也就不那么紧急了,大可以轻松地看一看。 此外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加深印象;看到觉得重要的地方,要随手做笔记,就算以后不看自己的笔记,单单是记下来就能极大加深思考。 有的书整个就可以略读,因为其中有意义的地方并不很多(但又不能绝对不读,因为毕竟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譬如《专注力》我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读完了,主要是看里面的一些例子,作者的解释我发现不需要细看,有了例子自己就可以分析,没有作者的解释先入为主反而可以分析得更彻底些。另一方面,《社会性动物》就花了好几天,因为里面的思辨密度很高,值得仔细分析甚至参与作者的思考。